《碧巖錄》中俗語佛源略考

摘要:《碧巖錄》成書於宋徽宗政和年間,由宋代禪門宗師圓悟克勤在雪竇所著《百則頌古》的基礎上彙編而成,有“禪門第一書“之稱,該書章結構清晰,包括“垂示”“本則”“頌古”“著語”“評唱”五個部分,在語言運用上多使用口語性強的禪宗詞語解析禪意,本文試圖摘取《碧巖錄》中部分俗語探索其在佛教經典中的來源及其意義異同。


關鍵詞:《碧巖錄》佛教俗語


《碧巖錄》全稱《佛果圓悟禪師碧巖錄》,是宋代著名禪僧圓悟克勤評唱雪竇禪師的一百則頌古,由其弟子整理記錄而成,全書共十卷,每卷十則公案,每則公案都包括“(圓悟)“垂示”“雪竇舉公案(本則)”“(雪竇)頌古”“著語”“(圓悟)評唱”五部分。《碧巖錄》將這五部分的有機結合,在語言表達上多實用口語化極強的俗語入禪,從禪宗基本理論出發,對疑義叢生的公案一一解釋,將抽象晦澀的禪意化爲平淡樸實的言說。本文將列舉《碧巖錄》部分字詞,辨析其佛教來源和意義演變之後的異同。


打成一片。《碧巖錄》第一卷第六則:“長短好惡,打成一片,一一拈來更無異見。”這裏的“打成一片”指緊密結合在一起,不分彼此,形成一個整體,即一視同仁看待萬事萬物,從而達到省悟後的物物融通,物我不分的境界。《五燈會元·育王德光禪師》:“上堂:七手八腳,三頭兩面,耳聽不聞,眼覷不見,苦樂逆順,打成一片。且道是什麼?路逢死蛇莫打殺,無底籃子盛將歸。”這裏的“苦樂逆順,打成一片”和“長短好惡,打成一片”意思大同小異,大致是將各種感情和遭遇看做一回事,啓示人了悟自己的真性。《朱子語類》卷一二三也有:“今來伯恭(呂祖謙)門人卻亦有爲同父(陳亮)之說者,二家打成一片。”


鼻孔遼天。“遼”,當做“撩”,撩取也,昂視之貌,口語中指揚起頭來鼻孔朝天,形容人高傲自大。《古雪哲禪師語錄》第一部分:“殊不知紅塵堆里人人鼻孔遼天。赤肉團邊個個壁立萬仞。”《碧巖錄》第八卷第八十一則:“既然鼻孔遼天,爲什麼也穿卻?要會麼,且參三十年。”這裏的“鼻孔遼天”取省悟禪法,超然脫世之意。


一人傳虛,萬人傳實。俗語中指本無其事因傳事者多,大家便信以爲真。《碧巖錄》第九卷第六則:“立雪如末休(一人傳虛萬人傳實。將錯就錯。),何人不雕僞?”此句便是講有了爲了求得佛法,佇立在大雪中以示誠心,但是那些諂媚虛僞的人也可以效仿這個行爲,於是這種行爲便成了虛僞的造作。雪竇藉以此句諷刺世間的虛虛實實,不過是人言可畏。《景德傳語錄·契納禪師》:“問:‘如何是東禪家風?’師曰:‘一人傳虛,萬人傳實’”和雪竇的頌詞邊有異曲同工之妙。


大千世界。形容廣大而豐富的世界。《楞嚴經》卷四說:“世爲遷流,界爲方位。”後來。“世界”成了一個偏義複詞,僅含空間的意思。佛經中說,以須彌山爲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七山八海,稱爲一個小世界。積累一千個世界,爲“小千世界”;積一千個“小千世界”爲“中千世界”;再積一千個“中千世界”便成“大千世界”。《碧巖錄》卷十:“尋常道:‘一塵一塵剎,一葉一釋迦。’盡三千大世界,所有微塵,只向一塵中見。……一似‘三千剎海沉沉’,三千大千世界香水海中有無邊剎,一剎有一海……”便是取“以三積千故,名三千大千大世界”之意,是佛教說明世界組織的情形。《五燈元會》卷一也有提及:“遍觀三千大千世界,覓普賢不可得見,而來白佛,佛曰:‘汝但於靜三昧中起一念,便見普賢。”講的是看遍三千大世界也沒有找到達到普賢的境界,於是向佛主表白心意,佛主便說一旦把心定在一處自然可以達到普賢的境界。


三門。俗語中多指佛教寺院的大門或者外門,也形容舊時大戶人家的大門。如《紅樓夢》第五回:“成年家只在三門外頭混,怪不得不知道我們裏頭的規矩。”又如元朝王實甫《破窟記》第三折說:“呀!他在我三門下寫下兩句詩。”佛教經典中“三門”指的是佛教堂塔之建築物,其形狀如闕,有三個門,含有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脫的意思,或者象徵信、解、行三者之義。如《碧巖錄》卷一:“復雲:‘我首座行腳也。’忽一口令撞鐘,三門前接首座,衆皆訝之,雲門果至,便請入首……”這裏的三門便是特指佛教堂塔等建築物。


三十三天。俗語取地位極高、財富極多、處境極好的意思,形容位高權重。如明《金瓶梅詞話》第十九回:“你在三十三天之上,他在九十九地之下。”這裏“三十三天”和“九十九地”便是形容二者地位差距懸殊猶如雲泥之別。但佛經中“三十三天”指的是欲界六天的第二天,居於“四天王天”之上,“夜摩天”之下,也被稱爲“忉利天”。如《碧巖錄》卷一“……下也喝,且莫胡喝亂喝,直饒喝得興化上三十三天,卻撲下來,氣息一點也無,待我甦醒起來……”又如《大智度論》卷九:“須彌山高八萬四千由旬,上有三十三天城。”須彌山頂中央稱之爲“帝釋天”,四方各有八天,合爲“三十三天”。


三昧。俗語將其引申爲妙處、極致、訣竅、蘊奧之意。如《宋史·李元儀傳》:“元儀能爲文,猶工尺牘,軾謂入刀筆三昧。”蘇軾誇讚李元儀文章寫得好,掌握了寫文章的精妙,下筆入木三分。但在佛經中三昧常常指正思維指導下的定力,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處,不令散亂,而保持安靜,此一狀態稱爲三昧。達三昧之狀態時,即起正智慧而開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達到佛之聖境者,則稱三昧發得或發定,又被稱作三摩地、三摩提。如《碧巖錄》卷五:“舉,僧問雲門:‘如何是塵塵三昧?’門雲:‘鉢裏飯桶裏水。’還定當得麼?”又如《大乘義章》:“以體寂靜,離於邪亂,故曰三昧。”佛教認爲修行能夠正得三昧便可以引發種種神通妙用。


三頭六臂。俗語用以形容神通廣大,本領非凡。清《施公案》:“若說黃天霸武藝高強,難道真個是三頭六臂?”又如清金松岑、曾樸著的《孽海花》第十回:“瞧不起人!曾侯夫人也是個人,難道她有三頭六臂麼?”與俗語意義不同的是,在佛教中“三頭六臂”多用於形容天神的種種異相,如《大智度論》卷二形容大自在天神便講“八臂三目騎白牛”,《景德傳燈錄》卷十三也將三太子哪吒的形象描繪成“三頭六臂擎天地”,而《碧巖錄》卷九亦有類似敘述:“有時鬧市裏頭赤灑灑。忽若忿怒哪吒,現三頭六臂。忽若日面月面,放普攝慈光。”


七顛八倒。俗語中用來形容混論不堪的場面。元末明初《水滸傳》第二十四回:“如今不幸他歿了,已得三年,家裏的事都七顛八倒。”清《紅樓夢》第一百一十四回:“不在,也有偷閒歇力的,亂亂吵吵,已鬧得七顛八倒,不成事體了。”兩者皆是講因無人主事,家裏上下凌亂之態。作爲禪語,“七顛八倒”出自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一:“問如何是佛法大師,師曰:‘七顛八倒。’”《碧巖錄》卷四也提及:“到這裏,七顛八倒,於一切時中,得大自在。”“七顛八倒便是佛意所在,即混亂中守得本心自在。


大徹大悟。俗語泛指瞭解、完全明白,佛教中指徹底的覺悟或者完全證到“不生不滅”的真如實相,不退道心,屬於大菩薩境界。兩者在基本意義上差距不大,都有通徹了悟之意,但是後者了悟的境界更高,通達的道理更加有深度。唐浩明著《曾國藩》:“他是屬於那種大智大勇、大徹大悟一類的人,當年勸曾國藩蓄勢自立……”這裏便是形容人活得通透而有智慧,《碧巖錄》卷五:“投誠放下。就宗師決擇。剗去浮塵知見。大徹大悟。始能超軼。與老禪碩德抗行履踐。”這裏大徹大悟則是指參透生死大道得以超凡入聖的境界。


心眼。俗語有存心、心思,稍含貶義,如《孟子他說》:“元璋從此就對文字留上了心眼,看什麼都覺得有所影射,都得好好捉摸。”另又有胸懷、心地的意思,清·丁禹仁《瑤華傳》:“無礙子道:‘你們只躲在家裏騎射,心眼都不曠闊,這樣好天氣,明日可以率領你 ……’”而在佛教中,”心眼指觀察了悟事物之心,心之洞察如眼之所見,故稱心眼。《觀無量壽經》:“爾時大王雖在幽閉,心眼無礙,遙見世尊。”說的便是大王雖然獨自幽居,但是心眼通透明慧有參悟洞察之心,所以即使閉門在家也能參透佛法見到世尊。《碧巖錄》卷二:“自然恰好同時。鏡清也好,可謂拳踢相應,心眼相照。便答道:“還得活也無?”其僧也好,亦知……”大意相同。


綜上所述,《碧巖錄》一書中存在大量口語化極強的禪宗詞語,這些詞語一方面使得晦澀難懂的禪語更加具象易懂,另一方面由於俗語演變後意義的變化也造成了閱讀理解《碧巖錄》的困難,因此對《碧巖錄》一書中所涉及到的俗語化的禪語進行考辯有利於幫助解決閱讀文本可能遇到的障礙。


參考文獻:

[1]厲文兵. 《碧巖錄》的禪學思想及其美學意義[D].四川師範大學,2010.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