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反思14-师者,传道受业解惑


每周反思14

——师者,授业解惑也!

第十二期店长班已经结束,每次结束,我都会收到一些小伙伴的反馈,当然有一些是重复的。但是这次我收到一个反馈,让我大吃一惊。什么反馈?

店长:“雄哥,我不敢下店了。”

我:“为什么?你的省长会带你下店的,你怕啥?”

店长:“今天的几门课,我感觉我完全没有听懂,上完课我不知道讲了啥,我怕我下店之后做不好。”后面又简单的聊了聊。

到今天26号,她已经下店3天。我回访她现在怎么样了,她比较开心的跟我说一切都很顺利。虽然省长在带她下店的第一天就出差了,但是门店的工作没有她想象的那么难,至少目前是这样。

诚然,听不懂课程,跟我们的店长经验有一定的关系,这个我相信。但是我们是老师,虽然没有正式的编制,站在讲台上授课,那也是老师了。每一个职业角色都有他应该承担的责任,你比如医生是悬壶济世,救死扶伤;警察是惩恶扬善,匡扶正义;老师就是传道受业解惑。这些是社会赋予的,更是自己赋予的,自己要有这种心力。

今天与菲姐一起同郭总有聊到这里。我们自己要反思,要总结,要有这样的心力,要有爱。我听完我也在想,怎么去理解这个爱?我觉得可以从自己扮演的角色出发:当你作为一个父亲,你要爱你的孩子,只有他感觉到爱了,他才会去爱自己,爱别人;当你作为一名站在讲台上的老师,你需要爱自己的学员,你就会去想不断优化自己的课件,你就会去想不断提升自己的分享技能,因为你让他们学清楚,学明白!他们也一定会感觉得到,他们也才会认真的去学,认真的去做!

唐代韩愈在《师说》里面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我们需要传其知识,授其技能,解其惑虑,更要强其心力!这就需要对自己讲的每一堂课负责,对自己教授的每一个学员负责!需要自己不断的打磨我们的分享课件,打磨我们的分享技巧。


所以我们需要尽量去规避这些坑:

(1)上课受心情影响:我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看心情上课。心情不好,就简单过一下;心情好,就多讲一点,或者自己讲的有感觉了,讲上头了,就不顾时间的限制。我刚开始在南区培训的时候,这种情况还比较严重,现在也还偶尔出现这种情况。

(2)只顾自己在台上讲:不与学员互动,就行是他们思想的大门还没有打开,你就开始往里面塞东西,可能会进去一点点,那也是从门缝里面进去的。这像听讲座一样,要么你讲的的确非常有趣,或者打动人心;要么你是在学员心中有着非常神圣的地位。否则你只顾着自己讲,那学员就会只顾着自己打瞌睡!

(3)忘记自己的授课目标:有句话是这样——将军赶路,不追小兔。上课是有时限的,需要搞清楚自己课程的重点在哪里,讲授的时候有没有突出。有的时候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在讲课的时候,思维扩散了,讨论扩散了,但是自己收不回来了。收不回来会怎么样?收不回来就是被学员牵引,偏离自己的原先的主题。所以我们开发课程的时候,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课程目标是什么,自己需要讲多久,自己课程的重点是哪些。如果全部都是重点,那就是没有重点。

一条水平线,是没有生命力的! 课程需要起承转合,声音需要抑扬顿挫,故事需要跌宕起伏才能激发兴趣,引起共鸣!

2020年10月26日星期一 思于深圳西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