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季 258|重識水姿態 不爭故無尤

重識水姿態  不爭故無尤

常言“上善若水”,卻從未真正認識到水的姿態。《道德經》第八章告訴我們水的姿態,即“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水的真正姿態是居下,而低下正是人人心中所厭惡的狀態,這點就和道的性質很接近。水是不爭的,你把它放在哪裏,它就流向哪裏,承載它的是什麼形狀的容器,水呈現出來的就是什麼形狀。

俗語有言: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總是想着要向上發展,想得到的更多,而水則順勢而流,從不居功,所以水性的“謙卑”“居下”是人要善於向水學習的,當人能修行到水的姿態,那麼應該也就離道不遠了。

回想自己接觸《道德經》以來,所處的環境可以說“惡”到了極點,也正是因爲如此,在“惡”中,一點一點被開啓智慧。曾經想着離開“萬惡之淵”,殊不知,那卻是離道最近的地方,慢慢學會了謙卑,學會了居下,學會了不爭,倒也越來越幸運。逐漸才明白,原來這便是“居善地”,誰說“處下”就不是自己的安全之地呢?正是因爲處在卑下地,纔沒有了繁雜瑣事的干擾,也沒有了競爭的疲勞,有的是時間去提升自己,難道這不是一塊“善地”嗎?這不就是魏老師所說的最適合自己的修行場地嗎?至此,耿耿於懷的心才放平,也恰恰因爲如此,纔會毫不猶豫地“坐進此道”,從而有了接觸吟誦《道德經》的機緣。今天,我已無法計算《道德經》賜予我多少智慧,可以說受益無窮。

“心善淵。”魏老師說:“修道的人,最寶貴的是心善如水。”記得有位老師告訴我,化解矛盾最好的方法,就是給他人以美好的祝福,他人指一切人,包括對我們好的人,也包括對我們不好的人。人心歸善,每一個念頭都會在現實中找到落腳點,善念結善緣,惡念自然結的是惡緣。呂祖言:心善,方能人善地善。行善念,諸事順,年年、念念如此,這是一個漫長的修行功夫。

“與善仁。”同樣,也是水的特性,沒有分別心,對於世間萬物皆是“善”,皆是“利”,“仁”與“水”一樣,都是無心之德,“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如水如天地平等對待萬物,如《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所言:“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言善信。”言出必行,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是修道人之根本,做不到如此,也修道不成。信,如水之性格,因勢而動,不以自己的慾望爲指引,順勢而爲,而言語不誠的人,時間久了,大家都能看到本心。信,是什麼?有些東西,信則有,不信則無,因爲人處在複雜的生存狀態,我們所處的不過是一個狹窄的時空空間,對於生命狀態的感悟能力是有限的,但並不能因爲自己的感悟能力有限,而對存在生疑。今天,科學技術雖然發達,但仍舊有些現象無法被解釋,因此科學一直處在探索未知領域中,我們能說無法解釋的東西就不存在嗎?

“正善治。”以正自居,正與邪一念之差,所以要在站在道的高度而定,心正意誠。

“事善能。”水性雖柔,卻能適應各種環境,人要學習“水”的特性,通融變化,處理各種事情的能力。試想,生活中的很多煩惱是由我們不肯改變自己,跟不上事物的發展變化,纔會造成很多麻煩,倘若能夠隨機應變,煩惱自然也就化解了。

“動善時。”水有千萬種姿態,每一種都是最爲適宜的姿態,隨時能順應時事,也就是說,我們要有洞察時事的功夫,只有這樣,才能進退自如,古語有言:識時務者爲俊傑。

以上七善再加上不爭的法則,便是最好的狀態了。所以說,世間的煩惱大多是自己爭來的,爭了這個還要爭那個,一山望着一山高,人們顯然忘記了“山那邊依然是山”。有的人雖然得到很多,但他依然不高興,因爲高興並不與得到成爲正比。菩提本無樹,庸人自擾之,不爭,皆化之。

所以,水的德性便是上德,水利他而不爭,功成事遂而退之,不爭又哪裏來的憂愁呢?我們常常不開心,是否該反思自己的慾望太滿了,滿招損,謙受益,學水之德,謙卑,居下,隨機應變,因勢利導……世間的自在便隨處可見,但又有幾人能做到呢?

修行,修心,修性,永遠在路上。

2020年12月12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