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的基本理念》2020-12-24

一、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六方面體現

第一,能夠獨立和主動學習,並能就學習行爲和結果進行驗證。我的理解是,能夠明白學習行爲與學習結果之間的關係,並能爲了獲得更好的學習結果反饋改變自己的學習行爲。

第二,能夠進行合作學習,與小組成員分享自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詮釋。

第三,能夠質疑,並能夠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第四,能夠把新知識的理解整合到原有的知識結構中,並能建構自身對知識的理解。

第五,能夠綜合自身的自主行動、個體發展以及生活意義進行反思和批判,對自身行爲的動機、目標和結果做到心中有數。

第六,具有學習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學習是爲了自身對未知世界的好奇探索而非其他功利性的目的。

二、高效課堂的10個關鍵詞

1.教育是人學,是心性之學

教育是主體與主體間的互動和交流,這意味着教育的結果並不取決於一方,並不存在“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這一說。

2.自學

教育是主體間的行爲,而學習和發展是主體性的行爲。表現爲四點:

(1)只要主體不參與,學習就沒有真實發生,自主意願去學習,內在動機強烈

(2)需要付出時間成本,學會等待和陪伴

(3)教師對於學生的學習只能幫助但不能替代。

(4)所有外在條件只爲激活學生的內在學習系統。

從本質上講,所有的學習都是自學,教師的教不過是自學所需衆多的外在條件之一,放大自學的作用,重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引導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過程。

3.學情

4.組織

凡緊密型組織,其強大的核心凝聚力一定來自其自身的組織文化,既是共同的價值追求也是羣體共同的生活方式。行爲文化內化的過程是漫長、繁瑣、乏味的反覆過程,也是組織建設中最考驗信念、策略和執行力的重要一環。

但對於高效課堂處於高級階段的學校,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組織作用的發揮,。因爲一方面組織成員可以最快地產生心智共生,但在一個強大的組織中,個體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會受到限制。

5.展示

沒有展示、展示不充分或者展示流於形式的課堂都不是真正的高效課堂。

展示可以分爲小展和大展,小展即小組內部的展示,大展即組間展示。高效課堂創建初期(或小學低年級),儘量多用大展,將小展作爲大展的準備階段;對於高效課堂的創建中高級階段(小學中高年級),要逐漸壓縮大展,放大小展,追求課堂的立體化推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