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讓人衰老

      在古老的佛教哲學中,“煩惱”的定義是指“一切干擾人平靜心境的情緒”,你也可以稱它爲“惡念”。

      煩惱有數千種,但總結起來有六種煩惱危害最大:

      用錯誤的方法喜愛事物;用錯誤的方法憎惡事物;傲慢;不瞭解事物真正運作的過程;對重大真理怠惰懷疑;以及錯誤的世界觀。

      用“錯誤”的方式喜歡或憎惡某物有其特定的含義。與某些對佛陀思想的錯誤理解相反,喜歡或憎惡事物本身並沒有錯。

      例如,你應該喜愛你的家人、老師及真善美;佛陀喜歡看見我們快樂,不喜歡我們常常把自己弄得鬱鬱寡歡。

      如果你喜歡某物到了令你心煩意亂的程度,或爲了得到你所愛之物而不擇手段地傷害他人,那麼這就是一種煩惱:

      我們稱之爲“愚蠢”的喜愛,因爲以傷害他人而期望獲得某事物,恰恰會導致自己無法真正擁有該事物。

      當你充滿煩惱進行每天的工作時,煩惱將一分一秒地危害你的健康。

      關於這些負面念頭是如何影響身體健康的,保存於喜馬拉雅山區的祕密典藏對此給出了更爲詳細的描述。

      概而言之,衰老過程與“惡念”(即煩惱)密切相關。

      換句話說,在工作中每當你感到心煩意亂的時候,每當你感到憤怒或發火的時候,每當你對其他人心生忌妒的時候,你體內的某些部分受到壓抑;一兩縷頭髮白了;臉上的皺紋加深了;心臟抽緊了。

      最後,這些負面情緒造成的身體變化日積月累,使你開始衰老,失去年輕時旺盛的精力。

      這些典藏還指出,歸根結底,煩惱是造成我們死亡的元兇。

      片刻的憤怒,或負面銘印在心識中被烙下的瞬間,將使你在未來數天、數週甚至更長時期經歷這些負面銘印所帶來的結果。

      現在進入你的心識,甚至是一絲一毫的怒氣也要拒絕。事實上,你必須更進一步,努力將自己的心識導向正面的態度。

      你將發現,因爲你在憤怒情緒佔滿心識之前就已經擊退了憤怒,所以你能夠即刻“化憤怒爲力量”,解決眼前的問題。

      此時你心識清澈,面容平靜,呼吸平穩。這正是你應對某個棘手難題時所希望成爲的樣子,而且這無疑對於你的身體以及長遠的健康最爲有益。

      每當你拒絕發火或避免任何負面情緒的時候,你在自己的人生和事業上加註了更多的健康和快樂,你的健康和快樂自然就延長了。

      當你的心識無垢清澈、平靜沉着之時,你就能夠用更睿智的方式解決眼前面臨的商業問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