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曉風~56淡豹的讀書籤售會


決定在週日下午兩點左右到璞玉書店聽淡豹吹牛,參與籤售會活動,就在我刷完320道單選選擇題之後,刷到璞玉公衆號平臺發出的一條信息。可是依稀記得不知道在哪兒曾經看到過淡豹這個名字寫的評論文章。

剛巧嗶哩嗶哩上有一段視頻,單項空間出品《我想做一個不被打斷的人》。

1、關於性別的差異:

淡豹談到過,在正午故事收到最多的女性來信,反映都是女性在工作、生活與及社會生活中,女性一直困於關係發展之中,無論是於父母、愛人、孩子、上司的種種關係造成的自身困擾與及不能處理好各種關係的種種延伸出來的問題。

一位女性寫道,我非常明確的知道,關係不是一成不變的,愛情不是永恆不變的,可是這種被打落谷底的疼痛,好像世界都崩潰的感覺。

淡豹感同身受,但是不知道怎麼樣可以安慰?怎麼會收到這樣多的相同的感情困擾、怎樣才能真正做到解決之道?

就寫了一篇《勞動與愛情成癮症的關係》,在其中我寫到,我們經常爲感情關係、爲家庭、爲愛情而感到苦惱。那解決方法在哪裏?是去找更好的人嗎?是去找婚姻愛情顧問幫助解決問題嗎?還是尋找更好的、新鮮的、不同的一段感情關係嗎?我不這樣認爲!我覺得答案又可能是在愛情之外的!

人應該能使人自己儘量不太在乎關係。當某一天我們死去,是我們曾經的勞作、勞動定義了我們的生活與生命。

不是愛、不是犧牲、不是在愛情中間、或是家庭中間的隱忍與付出、也不是曾經有過的完美的一段關係。

而是那些可以稱爲實踐過的東西,把我們的生命刻在地表,讓我們多多少少可以幸福的死。當時我是在講勞動,是講勞動創造的價值給人帶來的更豐富的、更穩定的幸福感,到今天我也多多少少這樣認爲。

但是淡豹說,事情還有另外一面。舉例朋友嚴寧發現在錄取考試中如果按照各項標準,女性一開始是不會落於中下風。但是往往到了中後期後,特別到了PI,女性少很多。

嚴寧發現在中國想保持20%的女性都會有些困難。她慢慢意識到很多的女孩子包括自己的學生,並不是沒有實力,而是社會與家庭的共識,在某一個階段,或主動、或被動的在做選擇題。

在職業與家庭中,必須作出選擇。

她們不一定會做全職的家庭主婦、可是她選擇爲了家庭而做出某一些選擇或是付出。逐漸退出了她們本來非常有潛力的科學研究世界,嚴寧因此而感到痛心。那怎麼應對這種問題呢?有聲音說這些女生沒有勇氣作自己、不夠堅持。或是說可能碰到渣男。當然如果說遇見一個可以承擔起部分家庭育兒、家務活動的男人,她們就會好很多。

也有人會譴責這些女孩子說,讀了這麼多書,表面上智商這麼高、這麼聰明,怎麼還會被渣男騙哈?也有人會嘲笑她們說,我就不會落到這種境地。

但是我會覺得這不是充分解決問題的困境。倘若你很幸運,找到了一位非常支持你工作,又承擔足夠育兒與家庭責任,而這個人恰好也很忠誠、沒有給你的生活撒狗血。那你的生活可能會趨近幸福一點點。但那也是不夠的。

有研究發現,現在是男性更多受益於這種異性婚姻家庭戀的制度。那這種制度從壽命、財產、幸福感、投入的家務勞動與時間、育兒的時間獲得的各種回報,各個比例來看的。也有研究發現,女性最高的幸福感實際上是比如說英國的女性的幸福感是在她們85歲之後,當她們熬死了她們的丈夫之後。相反85歲的男性在妻子去世之後,常常陷入抑鬱。但女性卻幸福感爆棚。

就意味着在同樣的婚姻家庭制度中,女性面臨着結構性的困境。

並不是給正午信箱上來信來訪者,在心理上、情緒上、更加重視婚姻、愛情,非要受它的牽絆,不願投入我所寫的那種創造性的勞動。其實是反過來的,愛情、婚姻、家庭就更牽絆女性。越到職業生涯的中後期越明顯。

2:勞動這件事情的階級與階層的差異。

2015年我回國在正午寫報道,一年多的採訪經歷,讓我真正瞭解到不同的人與勞動之間的關係完全是不一樣的。高校一所學校保安討薪事件。在現實與邏輯之間完全大家可以想象到他被開除的情景。不能說是對的,但大家是可以想象的。這個保安如果一直去討薪,這錢是可以要回來的,因爲派遣公司有不符合規定的條件,但討薪的成本是非常大的。

流程就是需要不斷的回到派遣公司去談,需要派出所與排遣公司一起進行溝通,不僅需要開各種證明、協調時間、需要多方溝通、需要提供新的材料、自己需要在新的工作崗位不斷的請假、花時間。在理論上這位保安可以要回這筆錢,但是卻需要付出大量時間代價,想找另一個好工作就要放棄公道,不再追討這筆錢。

有許多的勞動狀況是沒有前途的,而且會磨損從業人員的身體與精神。當然也有例外就是在大學靠聽課旁聽考了文憑的另一個也是保安的男孩子。但這是例外,一般保安三班倒,並沒有學習讀書的機會。

大多數的人工作狀態是很辛苦的、也是沒有創造可能性的。也就是說,如果以創造性爲目標爲職業發展,這其實上已經是一種特權。

人類學家向標曾說過,人們去工作 ,就像跳到一個洞裏一樣。發瘋般的積蓄、咬牙,幾年之後從洞裏爬出來。歇一口氣,過一段相對清閒的生活,過幾年,等錢花完了,或是ta失去了安全感。他們就會重新跳入工作洞穴中 ,人們跳進工作的洞穴是帶着英雄氣概的,爲什麼呢?因爲洞穴裏是非常幸苦的!爲了你的未來你需要忍,這是一種積累策略。

雖然描繪的是底層階級的策略,但是我覺的對中產同樣適用。經常聽到有人說賺幾年錢,爲了移民、爲了將來能開一個咖啡店學習攝影。也就是說在勞動中勞動失去了價值觀念,人們鑽入了工作的洞穴中,辛苦只是爲了從洞穴中爬出來。

人們對勞動的定義是痛苦的,大多人覺得賺錢就是痛苦的 ,一定要咬着牙忍下去。而自己的生命直到終於從洞裏爬出來可以做點其他的事情了。

3:我們這代人的痛和愛?

兩件事:愛情和錢,婚姻和工作。

其實恰恰就是我們追求的本身,恰好是我們愛的讓我們痛苦。

這是一種時代結構性的困境,而不是一種狀態。我曾經的一位芝加哥大學的教授勞倫布朗說,你所追求的,慾望或是結構性本身就是造成你最大痛苦的根源。

你對它的追求不會滋養你的生命,反而正在殘害你的生命。這就是殘忍的樂觀主義精神。就如同李爾王中,老國王對於女兒愛的要求。

中國女性的愛情與婚姻就是這樣的,而中國勞工與中產階級的工作也是這樣的,在此時此地此刻經常也是這樣的。

人們在勞動中恰恰能以實現自己的價值,機會不公平、肉體在逐步在磨損。反過來一個女性想戀愛、結婚、生育,絕大的可能是需要放棄一定的可能的職業的發展。

勞動與愛情都是困局,你所追求的東西本身恰恰讓你苦痛。愛情與金錢都是一種你想追尋的可怕的致命的誘惑。但如果你想獲得它維持它,你就必須進入一種社會制度。並遵循社會制度對於婚姻、感情形態的困局之中。

第二個故事

關於90年代的記憶

我出生在80年代中段,有兩件事情就是現在90後所沒有的。

1、相對的物質匱乏。

2、對港臺、西方文明逐步傳播的記憶。

3、90年代也是中國加入WTO的談判過程。

4、申奧的漫長等待過程。

國家的總理是吳儀女士,91~93做部長。

1995年世界聯合國婦女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

希拉里訪問期間發佈的言論就是:

人權即女權!

女權就是人權!

每一個女性都有機會,實現自己作爲女性的與生俱來的潛力。

家裏人常說:人美在心裏,鳥美在羽毛。

小學到初中階段,看到撒切爾夫人等等女性出現在政壇作爲女性的榮耀感。而且有感當時是一個不基於性別、類型等等不同就討論女性的時代。不像現在許多的公衆號會說女性就是喜歡買買買口紅、包包、就是需要哄等等~

我覺得現在這個時代,還沒有當初我作爲一個女生充滿希翼自己,一定能將生活的更好的期待的時代。

第三個故事美德倫理學

麥金太爾是美國的一個倫理學家,他的一本書《追尋美德》中的一個思想實驗。

教一個7歲男孩下國際象棋。設定目標是隻要他堅持去學一場50美分,並告知孩子有難度的挑戰。如果孩子去偶爾贏得比賽,還有其他的零食錢的獎勵。

區分兩種人與獎勵的方式不同:

1、外在的因素:

如零食、利益(成年人的慾望、官銜、金錢、性機會等等玩具)這種利益不是必然與下棋相聯繫的。爲了獲得這樣的利益有多種途徑。人們就會走捷徑、彼此傷害、最終導致的結果與下棋無關。

2、內在的因素:

這種利益是與下棋相聯繫的,從利益變成一種嗜好。是棋藝本身,是下棋的謀略與藝術。這是一種內在的可實踐的意義,不可能從其他途徑獲得。

更多的是人在追求真理、傑出、出色中發展出來的善。這種善與下棋的人之間是不可能被替代的重要關係。這些努力對實踐有貢獻。

通過你的努力,這些嗜好將變成更偉大的一種形式、成爲更好的更豐富的實踐。

一個好的社會就是讓我們能踐行更好的美德實踐的社會。

人在本質上都是講故事的動物。人就是通過敘事去理解他人的表達方式、理解能力、他人的動機、理解他人的生命。

而一個更好的世界是我們的敘事不會被打斷!真理不會存在於無愛的人身上!

我只能讚賞那些一邊哭泣一邊追求者的人!(帕蒂卡)











居然還偶遇了Dylan的前班主任Eileen 老師,目前是麻麻的朋友,也許時間的推移,慢慢會成爲閨蜜也說不定呢~這是Eileen爲我特意選的書。開心。

討別人歡心只是小聰明,

討自己喜歡纔是大智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