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與愛」的饑荒年代


我先來個比喻。

性--菜也;

愛--饃也;

靈--酒也。

好菜則好性,好饃則好愛,好酒則好靈。

按理說,到我這個年紀,不應該再談論什麼性啊愛的,作爲過來人,多少有個一知半解的,糊糊塗塗也在情理之中。

現在年輕人對性與愛的感受最多,也受傷最多。或許他們的性與愛和老一輩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偏差,但是本質上還是相似的,只是在形式上。

通俗的講就是,性與愛好像是喫饃時就着個小菜,高興了還喝點小酒。

忽然想起上學時學的一篇課文《孔乙己》,孔乙己一次要兩碗酒外加一碟茴香豆,其他那些做工的人也就四文銅錢一碗酒,有的也就問老闆要幾個鹽粒就着,一口喝下捂着嘴。

記得小時候家裏來親戚,也就炒四個小碟,主人陪着也就幹嚷不捨得刀。遇着婚嫁大喜擺宴席,也就是喫八大碗。什麼八大碗啊!也都是過了油的豆腐粉條墊底,上面放上一點菜頭,頂多有一碗片肉是到底的。一桌坐席的人都特別的矜持,看着誰是木扠筷子,以後坐席都躲着他。

八個人一桌八個碗,都得規規矩矩的才能喫得開心,喫得均勻。一般都是長者坐上席,年輕的晚輩坐下。得有會說話的,調劑氣氛,不然乾等着喫也是怪尷尬的。年長的發話了,端起酒杯喝一氣,刀,都把筷子伸向同一個碗,一人一筷就去一大半,一般沒有連三筷的。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喝的差不多了,到喫飯的時候,也就剩一碗肉了,一人一個饅頭就着,飯量小的也得喫兩個,要是大肚漢得喫五六個都不飽,菜湯都喝個精光。

現在就不同了,一桌十幾個菜,而且都是實打實的,根本就吃不了。酒的度數也低,也不是過去那種純糧食釀造的酒,還有各種飲料。

現在的人也不管老少輩分,大圓桌隨便坐,個別場合還有講究。喫菜就更隨便了,喜歡什麼就喫什麼,也不用嚷讓了,剩很多,很多人都不喫飯。

說這些做什麼呢?想表達的就是,人生如坐席,饃不可不喫,菜多菜少不是一個味,酒是一種怪物,能助興也能敗興,就是不能盡興,過之則濫。

這是我讀過一篇美文《性與愛》之後的一點想法。性與愛,靈與肉,就在可與不可之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