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喚陽剛

文/原創

現在怎麼後悔都晚了,之所以自己沒能形成體系化知識結構,是因爲當初記性還好時卻處在“交白卷”的時代,當時沒有壓迫性的基礎學習便收不到好效果,而自己進不了高等學府也就成爲自然事實了。好在生活是最大的課堂,因此就有了高爾基的《我的大學》那點感覺,由此的自我安慰也就無需怨恨知識貧乏的自己了。

時代與生活在當代社會中的個體人關係密切,當社會在你的社會化過程中刻意被引導“焚書坑儒”和批判某種傳統思想時,純潔的心靈無疑就烙印了某種反叛思想,久而久之,個性便被塑造成了狂野的形態。但現在削弱狂野心態而冷靜回看歷史時,無論是秦朝還是當代社會主義最初時段的思想及行爲波折,對其妄斷對錯都顯然不客觀,關鍵要看它們對國家社會的生存、發展和再發展的這個根本利益的作用,無疑它們對中華民族的社會發展是有益的,在當時社會中表現出了陽剛氣質。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統治階級當時創新的否定傳統思想的峯值,放在民族文化積澱而形成的文明發展長河中看,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特定社會階段的夠級別的波瀾而已,可見民族的主流文化和文明的深厚和持久性,而在這樣深厚持久的文化積澱所形成的中華民族文明的基礎上,多麼希望當代人的高強核心本質在特定的新時代背景下,能夠迸發出對推動社會文明形態發展有益的陽剛之氣和行爲來。

雖然中學時代沒能靜下心來系統性地掌握基礎知識,但也並不至於一無所知。對唐朝的白居易及其作品《 琵琶行》還是有印象的,他通過《琵琶行》中描述的那個琵琶女的命運,把自己不得志的宦途命運聯繫一起來表達內心情緒,其中的名句“千呼萬喚始出來,半掩琵琶半遮面”,反襯了當時個體人該陽剛的地方並不陽剛。

昨天大半夜,有幸讀了今日頭條推送的《辛識平:“崇美” “跪美”的軟骨頭病得治》文章,它是來自當下最權威的喉舌平臺發佈的。我並不關心發表文章的辛識平其人是誰,我卻很關注他的文章觀點和表態是否具有陽剛之氣。但當我讀完了整篇不足千字的文章時,卻發現帶引號的文字總有28處之多,足見權威觀點和態度很有“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掩琵琶半遮面”的感覺。讀完了我也沒客氣,跟貼給了這篇文章一段留言:這樣的文章不算硬氣,非要戴那麼多引號幹嘛?直截了當點名讓大家看看他們的嘴臉纔好認識人。說白了,立場就是是非,在中國大地上滲透着許多替西方反華勢力搖旗吶喊的民粹公知們,他們秉持的意識形態就是美國的自由、民主,他們喫着國家飯卻幹着美國權力關聯屬性模式主導者階層想幹的“顏色革命”中國的事。某方日記的寫者、“資本帝國”的締造者……該都是反社會主義民粹公知的代表吧,國家權威公示一下他們的名字讓人民認識清楚。人辨別能力的提升在於核心本質作用於其選擇什麼立場,選擇西方意識形態立場的人,他們人雖在祖國,心卻罵着如爹媽一樣的祖國,他們的行爲卻在做損毀祖國的事情。我是一個極普通的中國公民,今年疫情下沒少拿筆揭批這些民粹公知們的陰謀。這裏把話說得敞亮一點纔好。

時代的時下民衆被民粹公知們迷茫得程度夠深了,說過這樣下去就是整體國家社會的悲哀的話,但是現在看到權威喉舌機構,對“崇美”、“跪美”的民粹公知們,卻發佈這樣的“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掩琵琶半遮面”的缺失陽剛之氣的文章觀點和態度來,這說明什麼呢?在我眼裏,透視現象似乎看到了當年白居易的情形。

2020.12.18.北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