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向上,喜茶向下? 進擊的奈雪——PRO店推動品牌向上 下沉的喜茶——喜小茶劍指五環外 新老品牌的認知能否協調?

文章來源:時趣研究院(微信號:SocialTouch2020)

喜茶和奈雪是新茶飲行業的重要頭部品牌,且均發跡於廣東。2011年喜茶在江門發明的奶蓋茶正式打開了新茶飲行業的市場,2015年奈雪成立並將新茶飲搭配軟歐包,俘獲了不少年輕白領。

但如今,喜茶和奈雪似乎走上了截然不同的發展方向,背後似乎也意味着二者對於新茶飲未來的判斷及思路的不同。

進擊的奈雪——PRO店推動品牌向上

11月25日,奈雪推出了全新的門店規格,「奈雪PRO」店面在深圳福田天安數碼城及深圳南山金地科技園首次亮相,這也是奈雪繼奈雪的茶、奈雪酒屋、奈雪夢工廠三大門店類型之後的第四大類門店。

從字面上的意思中並不難看出,「奈雪PRO」走的是消費升級的高端化路線,店面中也提供更多樣的產品及服務,除了茶飲產品本身外,門店還提供了精品咖啡、輕烘焙產品、零售化產品,SKU更加多元化。另外,奈雪pro不僅爲商務人士提供早餐、輕晚餐,甚至也允許休閒人士帶寵物進店享用。

奈雪PRO在門店招牌上便強調了「Tea&Coffee」,便可以發現,奈雪PRO將會發力咖啡相關產品。

無論是更豐富的產品選擇,更具設計感的門店風格,都大大拓展了用戶消費場景。根據奈雪官方通稿,奈雪PRO將堅持100-300平的大店模式,覆蓋商務辦公場景、居家休閒場景,提供多元化的空間體驗。

奈雪PRO的開設,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星巴克的「第三空間」,這也意味着奈雪正在從傳統的賣茶飲本身,逐漸試圖轉化爲賣生活場景、賣生活方式。

下沉的喜茶——喜小茶劍指五環外

喜茶卻正在嘗試走出另一條下沉化的發展策略。

今年3月,喜茶推出了名爲「喜小茶」的新品牌,第一家喜小茶門店也於3月31日落地在深圳華強北。聽名字也可以知道,喜茶正在試圖殺入平價飲品的市場賽道中,挖掘下沉市場紅利。

根據目前的媒體報道,喜小茶的主力價格分佈在11-16元,最低的一款產品僅6元。顯然,喜小茶是企業爲了佈局二三線市場而推出的。從門店外觀來看,「喜小茶」有點類似米芝蓮的港式復古風,但從市場風評上來看,還是不少網友認爲門店稍顯粗糙。

無論是從門店設計來看,還是從名稱來說,「喜小茶」都顯然是爲了抓住喜茶所漏下的平價消費人羣,門店佈局預計也將集中在下沉市場中。從產品價格帶上來看,喜小茶的市場對手其實是coco都可、一點點、益禾堂、書亦燒仙草,甚至蜜雪冰城這類品牌。

表面上「喜小茶」在下沉市場和低價段面對的競品已經非常多,但事實上下沉市場的紅利已經非常廣闊,通過設立「喜小茶」,喜茶也在不斷向新人羣、新場景佈局。

有意思的情況來了,作爲新茶飲行業的兩大頭部品牌,喜茶和奈雪選擇了截然相反的兩種企業發展策略。奈雪通過PRO升級,覆蓋更多高端消費羣體、生活場景,而喜茶通過小茶下沉,深挖平價消費市場。

新老品牌的認知能否協調?

二者的未來發展尚難預測,但我們如果從品牌矩陣的角度上看,又可以發現奈雪與喜茶在品牌佈局上的共同難題:

「喜小茶」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喜茶」的延展,而是一個全新的產品線品牌,但「喜小茶」與「喜茶」在名稱上卻又深度關聯,讓人想起到「小米」和「紅米」之間的關係。而這種關聯式子品牌的做法備受質疑的是,會不會讓用戶產生品牌認知的混亂,以及低端品牌會不會損害高端品牌的品牌力。

事實上,如今新茶飲本身品質感知的差異未必明顯,也就是說,除了產品成本外,很大程度上的新茶飲產品溢價是由品牌認知決定的,而企業的品牌調性打造也會直接反應到門店店租等成本上。因此業內不少觀察者實際上對「喜小茶」的子品牌發展持觀望態度,並認爲未來過於下沉會影響如今「喜茶」的高端品牌認知。也就是說,喜茶藉助「喜小茶」向下的策略可能拉低整個品牌調性。

「奈雪PRO」則是在「奈雪」在前面加上高端化的符號標識,這更像是品牌在原有品牌的基礎上進行升級,「PRO」這個詞的應用最早也出現在蘋果的產品線中,從蘋果後來的發展來看,這種子品牌設計對品牌高端調性的影響並不大。但對於奈雪來說,更大的挑戰在於多業態、多SKU、零售產品的商業運營上,「奈雪PRO」與奈雪普通門店所承載的功能不同,運營模式、商業模型上都有明顯的轉變,需要組織運作上進行相應的適配。

喜茶向下、奈雪向上的發展分歧在新茶飲市場來看非常有觀察意義,隨着新茶飲的市場擴容,這兩家頭部企業未來究竟如何還難以預測,但可以確定的是,新茶飲市場的競爭纔剛剛開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