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衆世界”聯想到的一些問題】* 短論

所謂“小衆”,當然是與“大衆”相對應的具有某些異質奇稟的小範圍羣體(人物組成的特殊社會景觀)。儘管“小衆”也源起於“大衆”,可又畢竟不同於“大衆”;而且,“小衆”有許多形形色色的“羣落”和“自成一體的世界”,甚至彼此之間亦不相同,甚至“互不交集”;即便是有所交際,其關係也是錯綜複雜盤根錯節的。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有些“小衆”就如同無邊無際水域之中冒出來的幾支青蓮,或如同茫茫原野上滋生的幾株奇花異草。看上去,總是顯得那麼殊異同類,風姿卓越,亮麗超羣,甚至析露出令人神往的“仙風道骨”哩,不,那決不是什麼“仙風道骨”,而是茫茫人間的“金字塔”。其中很多人雖然稱不上“人間至尊”,至少也算得上是人中龍鳳,萬衆刮目景仰的明星、精英、翹楚和巨擘什麼的;當然,王室貴胄,貴族世家也屬於“小衆之列”;當然,還有另一極的人們也可以歸之於“小衆”,姑且不在此討論範圍。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看,如何能夠出人頭地、脫穎而出,躋身於那些“小衆之列”?自古以來,可能就是很多人的夢想。事實上,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一直是人們內心世界驚懼敬畏的生存規則;實在是令人愛恨交加。這也是人類社會得以蓬勃發展的強勁的動力之源。

那麼,進一步說,如何去界定那些所謂的“小衆”呢?這個問題相對的比較棘手和複雜,而且比較敏感。更不可以涇渭分明的簡單標準去隨意劃分和區分。或者一定要說,“小衆”既起於“大衆”,就必然意味着在各個方面都優異於“大衆”。從形而上層面上看,這就是“一般與特殊”的關係。

當然,假如說一定要有所區分的話,其標準或尺度也無非是依據二者的財富狀況、階層來源、自身天性和稟賦、社會活動的閱歷、個人修爲及其知識儲備、智商和情商的差異、知性高雅程度、悲憫情懷的超越程度、人生信念的涵養度、胸襟、格局及視野的寬廣度、尤其是優於常人的實際能力、等等去作出或粗略或精微地分野。

例如說,截至目前,世界範圍內的富人,佔據着整個人類經濟財富的1%。相應的,那些高居世界財富榜首的人們就屬於“小衆”(對此,僅僅從克里斯蒂婭·弗裏蘭所著的《鉅富》一書中即可窺見一斑了,遑論其它?)。不唯如此,有史以來尤其是當代社會,在人類社會的其它諸如政治、科技(如極客)、實業、互聯網世界、商界、人文思想乃至學術界等等領域(或者說是“疆域”),也都是“虎踞龍蟠”,風雲際會,英傑輩出。那就是“小衆世界”。成爲當今世界一道道異彩紛呈的風景線。

世界上,“小衆”之塔總是那麼熠熠生輝光彩奪目,令人嚮往。“小衆世界”之中的人們,總是以其絕對的優勢和姿態,引領着世界的目光。但是應當記住,通往“小衆”的進階之路是異常曲折艱難的,絕非等閒之輩可以輕鬆登頂的。重要的是,人們對於“小衆世界”的情況和內在的景觀,絕不能不加區分的一概而論;因爲,那樣很危險。

談到這裏,我們不妨順勢引出一些(而不是全部)值得重視的問題。比如,“小衆世界”的人們,何以能夠引領或掌控世界主流趨勢?世界大勢,浩浩湯湯。無疑,是依據和憑藉其強大、雄厚和新銳的力量、觀念和理念;重要的是,其引領和掌控的方向和道路是否或者在何種意義上與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相協同相匹配?更重要的是,其引領和掌控的方式和路徑是否符合整個人類的希望、意願、理念和意志?

依據我們中國的歷史經驗,人們總是說“得人心者得天下”,這就是說,只有符合和順應人民的希望、意願和意志,我們的社會才能夠穩步向前。那麼,推而廣之,世界範圍(也就是“全球化”時代)的情形又怎麼樣呢?是的,我們總是有許許多多的理念如和平、發展、自由、民主和共贏等等,而事實上,這些美好的理念在全球通行的情況究竟怎麼樣呢?不然,很多地區爲什麼仍然動盪不已呢?既如此,世界上很多地區的情況怎麼能令人樂觀呢?

由此,我覺得,歷史絕不應該忘記,民族和國家利益和意志絕不應該放棄;畢竟,前事不忘,才能爲後事之師。人類之路終歸還是需要一步步穩健去走的。而不是由着某些人的“美好願望”就可以實現大幅度跨越的。因爲,前面的人跑得太快太遠,而後面的人追得氣喘吁吁,還是落得老遠老遠,總不能說是正常的常態吧?儘管,社會總是由“常態與非常態”構成的。

但是,不爭的事實是,世界民衆早已經覺醒。然而正確領導世界發展進步的力量必須得到加強。這樣,人類美好的未來纔有實實在在的希望。

所以,雖然“小衆世界”遠遠地看上去,總是那麼的“得天獨厚”“幻彩迷人”,但絕不能脫離“大衆世界”,更不能相互鄙視和對立。應該說,世界未來的強大力量在全人類整體之中,而不僅僅成爲某些“小衆世界”的某些人們可以恣意炫酷的專屬。                                                                                          古藍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