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语文?

不学语文,你连这个问题都提不出、不会提、没法提。你会说:这是不学自会的。这令我想起孔子劝子路学习的的事。

《子路初见》记录了子路第一次见到孔子时的情形。孔子告诫他应该加强学习,而子路不以为然,于是有了以下对话。

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

柔,通揉。使木弯曲或变直的工艺就叫做揉。在子路看来,人的才能是天生的。就像南山的竹子一样,无需经过揉制的工序就自然挺拔峭直。砍下来做成箭矢,即使坚硬的犀牛皮都可以射入。这样说来,学习又有什么用呢?

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括:箭的尾部。镞:箭头。孔子说,在箭的尾端加上羽毛,它的飞行就更加稳定;在箭的头部加上箭头,它就能射入更深。后天学习就是这样一个持续不断地粘贴羽毛、磨砺箭头的过程。

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在箭的尾端加上羽毛,它的飞行就更加稳定;在箭的头部加上箭头,它就能射入更深。其实跟磨刀不误砍材工道理相似,要掌握正确方法,努力学习。不是要学语文,而是时时刻刻都在语文,只是不知更不觉而已。

学语文不止是学语课,更是借学语文课学着生活。

读,写,听,说,何曾片刻离开过,梦里也躲不过。静思空想,更是用语用文的紧要时分,要不,如何以何去思想。人,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产物,语文的活物。一旦自觉去学去用,学中用,用中学,有字无字,互帮着学,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语文学习的边界,永远决定着你生活的边界。我的一位补习生说过:清静的语文学习,这本身就是更好的生活,更好的。

而忘了相随的另一半:热闹的生活,这本身就是更好的语文学习。

而自己,本身才是更好的老师和教材。

请夫子代为回答: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①,然后君子。”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名家解读】君子的修养有两个部分,一是学习“诗书六艺文”;一是躬行实践。在前一方面,他大概可以和其他的人相比,但在后一方面,他也还没有完全成功。关于“君子”必须兼具此两方面,以下这一段话表示得最明白:“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此处的“文”字涵义较广,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教养”,在当时即所谓“礼乐”,但其中也包括了学习诗书六艺之文。“质”则指人的朴实本性。如果人但依其朴实的本性而行,虽然也很好,但不通过文化教养终不免会流于“粗野”(道家的“返璞归真”,魏晋人的“率性而行”即是此一路)。相反地,如果一个人的文化雕琢掩盖了他的朴实本性,那又会流于浮华(其极端则归于虚伪的礼法)。前者的流弊是有内容而无适当的表现形式;后者的毛病则是徒具外表而无内涵。所以孔子才认为真正的“君子”必须在“文”、“质”之间配合得恰到好处。——余英时《儒家“君子”的理想》

李白眼中的大地在说: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阳春:和煦的春光。召:召唤,引申为吸引。烟景:春天气候温润,景色似含烟雾。大块:大地。大自然。假:借,这里是提供、赐予的意思。文章:这里指绚丽的文采。古代以青与赤相配合为文,赤与白相配合为章。

《说文解字》在说:文,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从音十。章,会意。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的“大美”不是不言,而是不能言;四时的“明法”不是不议,而是无法议;万物的“成理”不是不说,而是说不出来。

看云时一直在说:

先明概念:直言为言,论难为语,阴阳交错为文。

再明逻辑:修辞立诚。辞达而已。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质彬彬成君子。

次明方法:字训其义,句贯其意,篇谋其旨,文寻其脉。

语言要求:简明,连贯,得体。形象,生动,传神。

一以贯之:字小随文乾坤大,情迷入境相对明。

练达文章见人情,问学明题经世事。

行读万卷书,读行万里路。

博我以文,约之以礼,艰难困苦,玉汝以成。

学好了语文,自会发现好多好问题,创造好多好故事,好答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