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ter對數據庫做壓力測試

一、環境:apache-jmeter-5.0,Oracle11g、windows7、jdk1.8、ojdbc14-10.2.0.2.0.jar
二、操作配置:
2.1、啓動Jmeter

 Jmeter初始化界面.png

 2.2、界面切換到中文界面

切換語言.png 

 中文界面.png

2.3、在項目上添加一個線程組

 線程組.png

2.4、在線程組上添加JDBC連接配置

 JDBC連接配置.png

2.5、在Jmeter工具根目錄的lib目錄下添加一個Ojdbc驅動

 

 2.6、在線程組上添加JDBC請求

 注意:sql語句後面不要加分號,不然會報符號異常的錯誤
2.7、在線程組上添加觀察結果樹

 

 2.8、在線程組上添加彙總報告

 

 2.9、在線程組上添加聚合報告

 聚合報告.png

2.10、在線程組上配置測試次數

如上圖表示模擬10000次的操作,10000次操作在5秒內請求完成,循環兩次,即總共模擬了20000次操作

三、測試及結果分析
3.1、點擊菜單欄的“運行”圖標,等待運行完成
3.2、點擊“觀察結果樹”,點擊任何一個請求,可以在右邊看到“取樣結果”、“請求”、“響應數據”,這個可以看到這個請求的一些數據(請求爲綠色表示正常請求,紅色表示請求失敗)

 

 3.3、點擊“彙總報告”,可以看到“JDBC請求”執行了20000次,平均響應時間約等於7057ms,最小響應時間約爲0ms,最大響應時間約爲23851ms,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爲7871.05ms,響應錯誤率爲3.28%,吞吐量:throughput爲835.8/秒,接受數據量爲162.84KB/秒,發送數據量162.84KB/秒,平均字節數爲199.5字節。

科普: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在概率統計中最常使用作爲統計分佈程度(statistical dispersion)上的測量。標準差定義爲方差的算術平方根,反映組內個體間的離散程度。測量到分佈程度的結果,原則上具有兩種性質:1.爲非負數值;2.與測量資料具有相同單位。

3.4、點擊“聚合報告”,可以看到JDBC請求執行了20000次,平均響應時間約等於7057ms,中位數,也就是50%用戶的響應時間爲3171ms,90%用戶的響應時間爲19652ms,95%用戶的響應時間爲22025ms,99%用戶的響應時間爲23364ms,最小響應時間約爲0ms,最大響應時間約爲23851ms,響應錯誤率爲3.28%,吞吐量:throughput爲835.8/秒,接受數據量爲162.84KB/秒,發送數據量162.84KB/秒,發送數據量0KB/秒

科普:爲什麼要有*%用戶響應時間?因爲在評估一次測試的結果時,僅僅有平均事物響應時間是不夠的。假如有一次測試,總共有10000個請求被響應,其中最小響應時間爲0.01秒,最大響應時間爲10秒,平均事務響應時間爲3秒,這時最小和最大響應時間如此大的偏差會導致平均值本身並不可信。

作者:笑才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34addd9da9e4
來源:簡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