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皆有真假,孝道亦然

可能是我地沟油吃得太多,所以给人的感觉貌似嘴油舌滑,就连写个文章也是嬉皮笑脸的,让人看了忍不住会有想踹我几脚的冲动。

但是今天,听母亲说了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真实笑话,让我心中一凛,于是决定板起面孔,要正儿八经写篇文章,来说说儿女尽孝这档子事。

标题:尽孝的方式有很多,你选择哪一种?

上面提到母亲对我讲述了一个真实的笑话,笑话的主人公是我一个比远房还远好几百里的亲戚,他父亲大前年因癌症离开人世,母亲由于身体原因不能继续种地,因此没有了经济来源,便决定让一子一女每年各自上缴五百块钱来维持基本生活。

女儿对此毫无意见,可这杀千刀的儿子居然把头都摇晕了就是不同意,他认为五百块钱太多,让他不能接受。

我听到这里,真是被他气笑了,五百块钱放在当今能做什么?只够买一件不太像样的衣服而已。当然,这个母亲不会去买衣服,她只想用子女的这一千块钱买些面粉买点儿植物油,这要求可谓是低得不能再低了。

看到儿子拒绝得坚决,母亲只有含泪请来弟弟,让做舅舅的说合,结果把五百改为四百,方才勉强通过了该项决议。

通过决议是一回事,执不执行是另外一回事。

这小子自打决议生效至今,两年多来没有给过母亲一分钱一粒米且不说,居然连踏进母亲屋子的次数都屈指可数。其姐看不过眼数落几句,竟被其妻使用九阴白骨爪挠破了面容……

养儿防老这句国粹名言到他这儿居然成了一句屁话,真是气死我了。

看到这里,有人要说了,这哪里是笑话?这分明就是一悲剧。别急,您接着往下看。

去年大年三十,家有亡灵的人们都到坟地去拜祭,这小子人模狗样地也去了。到了坟地一看,父亲的土坟貌似不久前被车子刮掉一角。见此情景,这小子撒开脚丫往家飞奔,人们见他跑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就问他跑什么,他一脸孝子贤孙模样说道:俺爹的土坟缺了一角,我回家拿铁杴去修修,这大冷的天儿,可冻煞俺爹了。

卧了个槽,母亲在世你不闻不问,这会儿对一个已经仙逝的人倒讲起忠孝仁义来了,这也虚伪得太离谱了吧?I真是服了You!

有些笑话很不好笑,或许它很哀伤,但并不妨碍它成为一个笑话。


言归正传,咱们来讨论一下孝道。

孝道是什么?在我看来,孝道即是厚道。一个厚道的人,八九也是个有孝心的人。

人之衰老,实乃天意,人力无法抗拒也无法阻止它的发生。为人子女的,应该在父母生前坚守行孝的责任、履行尽孝的义务,等到父母不在了,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去忏悔有什么用?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前半生父母照顾我们,后半生我们照顾父母,连鸟儿也知反哺,羊儿也知跪乳,何况人乎?

不过,父母要求儿女尽孝,首先必须以身作则,如果自己本身做出一些使儿女蒙羞或痛恨的事情,你就没有资格指责儿女不孝。尽管如此,但儿女们仍要记住一点,再怎么坏的父母,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不可以对做错事的父母不理不睬,任其自暴自弃。

很多父母为了孩子不惜放弃自己的一切,作为儿女,不要吝啬你的感激之情,哪怕是你一个小小的感恩动作,在父母眼里也会价值连城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孝道已不仅仅表现在物质方面,而更应该体现在精神方面。

如今温饱基本不成问题,父母需要更多的是精神的慰藉。多陪陪父母,跟他们聊聊天应该不算什么难事。忙,只是一个借口,不要让这个不是理由的借口,阻断了你跟父母交流的路。在大多数老人的眼里,精神赡养比物质赡养更加难能可贵。

孝敬父母,除了帮助父母之外,还要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爱你。

有一个故事让我深受启发,说的是有位教授在家宴请学生,饭毕学生们争着洗碗,但被教授制止,声称有人专门洗碗。他扶出八十多岁的老母,貌似撒娇让母亲洗碗,母亲满脸的喜悦,边洗边告诉教授洗碗的步骤,亲子之情洋溢脸上。洗完之后教授再把母亲扶回床上。

很多学生不理解,认为教授不孝,教授却笑着告诉学生,爱老人有不同的方式,做为母亲的没有不想为孩子做点什么的,即使她老了,即使她的孩子年龄也大了,但在母亲眼里,孩子永远只是个孩子,永远需要她的帮助。老太太成天独自呆在家里,没有人需要她,她怎么快乐得起来?让她做一些事,她就会觉得孩子需要她,需要她的帮助,所以她一整天都会过得很充实。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敬父母,不是一个简单的应用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生活常识。


然而,凡事皆有真假,孝道亦然。假孝道大致有以下几种——

■ 打着替父母办生日宴会(或办丧事)的旗号,疯狂敛财。

正所谓:爆竹声声辞旧岁,钞票滚滚入府来。挂起羊头卖狗肉,扮猪吃虎只为财。

■ 有些人在父母生前连一滴水也舍不得给父母喝,死后却大肆花钱修坟、做法事。其实何必呢?你的面子早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已经丢尽了,等他们百年之后你再去假惺惺地想赚回面子,这可能吗?

正所谓:双亲生前不闻问,死后千金来修坟。孝子颜面已丢尽,赚取呸声一大片。

■ 用贪污受贿得来的钱供养父母的生活,被捉后让父母急得一病不起。

正所谓:君子爱财取正道,聊表寸心也是孝。不明财物送父母,东窗事发惹人笑。

■ 为了得到遗产,面孝心不孝。

正所谓:心有计谋千千万,机关算尽为遗产。醉翁之意不在酒,纵有所得心何安?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上行下效,一个人对待长辈的态度,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下一代,孝与不孝如何权衡?您看着办。

最后,来一张催泪图,结束本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