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与<DEVS>里的悖论

今天我偶尔在逗音刷到了一个解读刘慈欣的短篇小说《镜像》的视频。

小说具体情节我已经忘记,大体背景是以国内的一个超级腐败案件开始的,然后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逐渐引出了一台超级量子计算机。这台量子计算机可以以原子级别的颗粒度来模拟宇宙,只需要在宇宙演化初期对几个初始值进行简单的设定,就可以演化出不同的宇宙,这几个初始值有点类似于深度学习训练模型时使用得超参数。由于初始值很少,所以模拟出一个和我们现实宇宙里一样的概率很高。《镜像》里就真正模拟了一个和我们现实世界一模一样的宇宙,所以主人公对腐败案件的细节看得清清楚楚。

在此我不想讨论更多小说里的情节,我忽然想到了一个悖论。当然以我浅薄的科学知识,我的这个悖论大概率是站不住脚的。对于量子计算,我还不是非常理解,但是从小说里的描述来看,既然可以以分子级别模拟宇宙,那么被模拟的宇宙一定也有一个模拟计算机模拟了这个宇宙,否则就不是真正模拟了现实的宇宙。就这样一环一环嵌套下去,会有无穷无尽个被模拟的宇宙。假设整个这个类似俄罗斯套娃一样的嵌套宇宙一直嵌套下去,但是嵌套宇宙总有第一个宇宙,也就相当于是俄罗斯套娃的最外一层。从计算机的角度来看,假设最外层的宇宙的总能量是有限的,那么这样一环一环的模拟出的无限个宇宙,其所需要的计算资源呈指数级无限增长,会瞬间使得整个系统崩溃,即整个宇宙灰飞烟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