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商君書錐指(卷一)•農戰第三•段一

全文手敲,全文自譯。如果錯漏,望諸君不吝賜教,鑑溪拜謝。

凡人主之所以勸民者,官爵也;國之所以興者,農戰也。

譯:大多情況下,君王可以激勵人民的,是給予官爵;國家興盛的根本,在於農業和戰事。

今民求官爵皆不以農戰,而以善言虛道,此謂勞民。

譯:現在,人民求取官職爵位都不通過農業和戰功,而是通過僞善的言論和虛僞的道理,這就是勞累人民。

勞民者,其國必無力;無力,其國必削。

譯:勞累人民的,那個國家必然沒有力量;沒有力量的國家,必然會遭到削弱。

善爲國者,其教民也,皆作壹而得官爵。

譯:善於爲國家謀劃的人,他都是引導民衆做一件事來獲得官職爵位。

是故不官無爵。

譯:所以,不讓他們做官,不給他們爵位。

國去言,則民樸;民樸則不淫。

譯:國家摒除沒有用的言論,那麼民風就會變得淳樸;民風淳樸就不會淫亂。

民見上利之從壹孔出也,則作壹;作壹,則民不偷營。

譯:人民看到來自國j的利益從一個地方流出,就只會做一件事;做一件事,那麼人民就不會偷懶鑽營。

民不偷營則多力,多力則國強。

譯:人民不偷懶鑽營,力量就會多,力量多了,國家就會強大。

今境內之民皆曰農戰可避而官爵可得也,是故豪傑皆可變業,務學詩、書,隨從外權,上可以得顯,下可以求官爵;要靡事商賈,爲技藝,皆以避農戰。

譯:現在,秦國境內的民衆都說可以避開農業戰事來獲得官職爵位,所以有權勢的家族,聰明的人都可以改變自己原來的發家的職業,努力學習詩經、尚書,跟隨從屬其他國家的文化霸權,好的可以得到好的名聲,一般的可以獲得官職爵位;那些資質普通的人就去做商人、手藝人,都用這種方式來逃避農耕和當兵。

民以此爲教者,其國必削。

譯:用這種方式教化民衆,國力肯定會遭到削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