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水餃

今日冬至。俗話說:冬至喫餃子,不凍耳朵。民間流傳“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這個習俗據說發明者是東漢時期的名醫張仲景。張仲景是醫學大家,着有《傷寒雜病論》被歷代醫者奉爲經典。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東漢時期他曾擔任長沙太守,後來辭官回鄉。辭官回鄉時,正好是寒冬時節,就發現家鄉的人們因爲冬季寒冷,凍傷手腳和耳朵的現象非常嚴重。張仲景作爲醫生,就想了一個能對所有人普遍適用的辦法。

他先把羊肉、胡椒、辣椒和一些驅寒的藥草放在鍋裏煮,煮的差不多了撈出來,用麪皮包好這些材料,捏成耳朵形狀,再放進鍋裏煮熟分發給鄉親們。這樣這種是食物,又是藥物的“嬌耳”在百姓身邊流行起來,而且效果顯着。大家吃了之後身體暖和,凍傷的情況減少,爛耳朵的症狀也緩和了。

張仲景派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嬌耳也成爲了過年的食物,後來嬌耳成了餃子,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食物。張仲景製作“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爲流傳,也有了“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

我自然不能在冬天讓他凍耳朵,早上應景下了水餃。中午食堂善解人意地上了水餃,晚上有事飯店又上了水餃。今年的耳朵應該凍不了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