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優秀的人交朋友,纔不存在什麼順其自然,你必須足夠“勢力”,足夠“努力”

你就是你身邊5個朋友的平均水平,你的朋友是厲害的人,你還會很差嗎?

顯然不會!

因爲環境影響個體,那些厲害的人也必將影響你的一言一行,使你成爲和他們一樣的人。

一個人要做到九十分,就必須和至少一百分的人在一起,很難想象你周圍都是五六十分的人,你自己有機會做到九十分。

我很奇怪的是,上學考試的時候都喜歡和好學生坐到一起,爲什麼工作之後都喜歡和自己一樣和不如自己的人在一起。

有一種在網上很流行的謬論,說你自己不夠優秀,認識再優秀的人也沒有用。因爲你沒有對應的價值做交換,所以對方很難真正成爲你的朋友。

這樣的觀點是非常片面的。

請問優秀的標準是什麼?靠你自己什麼時候能變成優秀?一年?兩年?十年?

只要你進入到優秀的圈子,才能把你變成優秀,你才能知道你多優秀。

所以,不是等到你優秀了,再進入優秀的圈子,而是進入到優秀的圈子,纔會把你變成優秀。

人是環境的產物。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意思是:蓬昔日長在大麻田裏,不用扶持,自然挺直.白色的細沙混在黑土中,也會跟它一起變黑。

想變得優秀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加入付費社羣。這只是其中一個很高效的方法而已,因爲我們身邊可接觸到的優秀的人實在太有限。隨着互聯網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可以通過網絡連接在一起,社羣也是篩選了大批優秀人士,即便不是足夠優秀,也一定是積極向上、願意努力做出改變的人。

不要盲目的加入一個優秀的社羣,要看看羣主是不是有結果的人,是不是你需要的優秀的人。

加入一個社羣關鍵是如何把陌生人變成你的朋友,你的知己,你的智囊,你的人脈網上積極的一部分,讓他們願意爲你搭橋,願意爲你背書,願意助你成功,這纔是真正有意義的社羣。

雖然人到用時方恨少,但結交優秀的人,一定要有目標。

辦任何關鍵的事,都離不開關鍵的人,不怕沒人脈沒交情,就怕你沒目標。

對你生意目標沒有幫助的人,比如房地產開發商,礦老闆,煤老闆,假如他們對你的成長和成功起不到任何助力,沒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也就不用花時間去認識,用不起來的人脈不是人脈。

微信上結識的所有關係,就是一個通訊錄,是一種非常脆弱的關係,遇到優秀的人如果不通過線下見面喫個飯,喝個酒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很多時候,這種關係就會慢慢變淡,之前微信上說的事情也會不了了之。

交優秀的朋友,很多人覺得這是一件順其自然的事,不必“強求”和“高攀”,只需要靜靜等緣分。

打住,那些優秀的人可不這麼想。

他們深知,只有和更優秀的人交朋友才能帶來更大的價值。

羅輯思維CEO脫不花就說過,“要在人際關係中做一個能力型‘勢利眼’,向上看、向前看,與比自己優秀的人交往。”

你可能會說,我也沒有什麼價值,對於那些社會地位高於自己的人,比自己優秀的人,自己手中的資源不足以與對方做對等交換,那該怎麼辦?

那就是要讀懂對方在心理和精神層次上的需求,走入對方的心中,獲得他對自己的重視和認可,另眼相待,離不開自己,體現自己的個人價值,並在交換中,獲得人脈變現的機會。

屌絲逆襲的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的一條交朋友原則就是:必須走進比我更加厲害的人羣中去。

當他在北大讀書時,就“攀”上了徐小平和王強。這爲新東方的發展壯大打下了人脈基礎。

徐小平是俞敏洪的音樂老師,俞敏洪被他的講課深深吸引,想和他成爲朋友。

那時,徐小平每週都會邀請一幫老師來家裏做客。一個週末,俞敏洪去徐小平家敲門,一開始不太受待見,畢竟他只是一個普通的學生。

後來俞敏洪給徐小平買了一隻鋼筆,這讓他得到了去徐小平家旁聽的機會。他充當服務者的角色,給老師們倒水、泡茶、買方便麪。

即使初次相識,在談話中,你也可以細心地發現對方的需要,爲他人提供價值。比如與你見面的人有點咳嗽,你可以幫她買點藥或者分享一個偏方。

如果做不到價值互換,而你想去“勾搭”的那個優秀的人沒工夫解答你的疑問怎麼辦?

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給對方發個小紅包,不一定要發的很多,心意到了就行。

沒有人是跟錢過不去的,當然大神自己賺的錢、做諮詢服務等的費用可能遠比你發的紅包大得多,但他們一定會注意到你,因爲世界上的伸手黨太多了,更有甚者連一句感謝都沒有。

很多自媒體大V如剽悍一隻貓、秋葉大叔、李海峯等都不吝嗇於金錢,光是紅包上的錢就上萬,因此他們成長飛快,貴人不斷。

想和優秀的人交朋友是需要努力的,但這種努力是值得的。

想和優秀的人交朋友,纔不存在什麼順其自然,你必須足夠“勢力”,足夠“努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