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城——首山

據說,興城有三大景:覺華島、古城和首山。

覺華島由於冬季封島,無緣一唔,於是,首山和古城就成了我們此行必去的兩個地方。

此刻,我們就坐在駛往首山的車上。

趁着這會兒有片刻的悠閒,我趕緊上網普及了一下有關首山的小知識:

葫蘆島首山位於遼寧省興城市東北2.5公里處,介於興城古城與興城海濱之間,海拔三百多米。因三峯並立、狀若人首而得名,又名三首山。“三首雲冠”是興城八景之一。山勢陡峭,怪石嶙峋,既是兵家必爭之地,又爲遊人所傾慕。首山中峯頂部築有古烽火臺,西北麓建有朝陽寺院,掩映在奇松怪石叢中。山東麓建有盤山棧道,依山而建,如同金龍。

原來,首山不僅僅是座小山,它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呀!好期待啊!

                    ~1~

十幾分鍾後,車子緩緩停下。

我有些急不可待,匆匆下得車來,放眼望去。

山,就在眼前,彷彿觸手可及。她靜靜地婷立於藍天下,海之濱,默然無語。比起西北、西南大山的巍峨,雄壯,她似乎有點兒拿不出手。但聳立於峯頂的烽火臺卻在嚴肅地告訴你她的歷史,她的位置和作用。

收起心中對首山的不屑和輕視,我帶着探究和好奇,邁步朝山上走去。

這裏,沒有太多崎嶇小徑,多得是可以並行兩車的水泥路。因爲是冬季,入目皆是破敗淒涼的黃,即使有絲絲綠意,也唯有從常年不敗的松樹上可略略瞧見些。

因着心中對烽火臺的嚮往,我走得極快,不一會兒,便感覺渾身燥熱,但腳卻不願停下。

風,時不時地吹來,寒意,亦隨着滲入毛孔。耳朵,亦然感覺到刺痛。這裏的寒,就是如此地霸道,蠻不講理。我急忙戴上帽子,口罩。

前方,拐彎,眼前赫然出現一副掛着的天梯,上面,隱約可見小小的人影。我有些激動,這山,竟然還有陡峭的地方?

一步一步,一階一階,轉眼,我們也成了別人眼中的仰望。攢足勁兒,一鼓作氣,我們爬上山頂。

烽火臺,就巍然屹立於階梯盡頭。於藍天下,於最高處,守護着這一方百姓的安全。

仰頭,我默默地看着它。

不知道幾百年前,這裏是否狼煙頻起?那些個來自海上的倭寇,是否對它恨之入骨?而今,再沒有了昔日的驕傲和榮光,它是否孤獨寂寞?

繞着烽火臺,我慢慢走着,撫摸着那歷經風吹雨打而凹陷不平的青磚。涼意,從指尖絲絲傳來。而風,則更大了。眯起眼,我遙望遠方。

遼闊的海面,彷彿就在腳下。那緩緩而行的船隻,由天際翩然而過的海鳥兒,也好像近在眼前。而興城這座濱海的小城,此時也一覽無餘。

此刻,我才猛然醒悟:在這裏修建烽火臺,不可不謂是英明的選擇!想必那狼煙,會一傳百里,甚或千里。

如今,有了雷達、網絡、巡邏機、巡洋艦,海上一丁點兒的變動,我們都會了如指掌。烽火臺,只能是歷史的一個見證罷了!但它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是該榮光地沉寂了,後人會永遠記住歷史上曾經有過這麼一種預警平臺。

風,一如既往地吹着,和千百年前一樣。海,波瀾無驚,不論今昔往昔。我們,只不過是滄海之一粟、歷史之微埃罷了!就如烽火臺,曾經有多麼的重要,而今亦不過是歷史的一個片段而已。

                    ~2~

告別烽火臺,沿着崎嶇的山路,我向下走去。

下山的路,不算陡峭,但卻讓人驚心。那路,修建在一面懸空的山崖間,而且,階階之間的高度,亦令人不可忽視,加之冬季我們穿得厚重,稍不留意,踩住裙角,大衣,結果都將讓人無法想象。

我一面不停地提醒着妞兒,一面招呼着Mr. 潘,就這樣,小心謹慎,慢慢走着。

前方,一位年輕的小夥子看起來比我們還要小心。他不僅緊緊扶着欄杆,而且,有的時候,甚至蹲下身來,先慢慢伸出一隻腳,試探着向前。

原本,我以爲他不過是小心謹慎罷了,但近得前來,我才發現:他滿臉恐懼。

“你怎麼了?不舒服嗎?”我問。

“恐高。”他的聲音聽起來明顯緊張。

“別怕,慢慢走,咱們一塊兒走。”我安慰着他。

後面的Mr. 潘趕過來,和他並行,以此分散他的注意力。

“你肯定不是空軍!”我笑着道。

“不,我開預警機。”他回答的很乾脆,聲音也不再抖索。

“飛行員?”我心裏疑惑頓起,“哪兒有飛行員恐高的?”

“在飛機上不怕,沒有感覺。”他徐徐道來。

但我還是難以想象這位畢業於海軍航空大學的小夥子,怎麼去駕駛飛機。

也許我所知有限,也許某些人只對某種特定情況敏感,就如眼前這位年輕人。也許上了飛機,他就是一位叱吒風雲、翱翔於天際的雄鷹。

我想是的!畢竟,我們國家對於飛行員的要求和訓練不是一般的嚴苛。

我們談着話,慢慢走着。

飛行員的不易,我此時亦略知一二。

他們常年駐守於基地訓練,每年強制療養,體檢,以便保持強健的體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終於,那段崎嶇的山路被我們征服。小夥子告別我們,沿着寬寬的柏油路,大踏步向前走去,再沒有了剛纔的懦懦,有的只是軍人挺拔的風姿和如風的幹練。

首山,再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