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講座一場故事

講臺上是教授侃侃而談的無奈,坐上是時而精神抖擻,時而昏昏欲睡的我們。

這是一個有情懷的教授,努力的想把曾經記憶裏的地方帶來一點不一樣的風景,兩個半天6個小時的演講,臺上全心全意的知識灌輸,臺下百無聊賴寂寂無聲。太理論的知識如迷霧瀰漫,卻同樣帶着發人深省的力量,讀書很無趣,學究很無趣,課堂也很無趣,可是人生從來都在砥礪中前行。

講座主要涉及學校管理、班級管理、學生及教師的管理,主題上強調信仰的力量、儀式感、心靈美育,然後通過教師成長、文化建設、制度管理多方面全方位詮釋如何打造“特色學校”。

其中信仰的力量這個概念特別打動我,彭教授說“有機會一定要去一次拉薩看一看哪裏的雪頓節,觀一觀信徒的虔誠”。是的,是怎樣的意念灌輸,讓他們如是的堅信“今生的苦,可以換來來生去往天堂的幸福”,那麼如何讓沒有信仰的孩子擁有信仰,並且擁有適合自己的信仰呢?如何確信就是對的信仰呢?是否有終極的“爲你好”?目前的自己甚至使面臨着信仰的缺失的危機,如何引導孩子們樹立自己的信仰?

於是我很冒昧的問了這個教授“您的信仰是什麼?”其實我最想問得是“您是如何找到您的信仰的?”教授和藹的告訴我“off信仰就是——對別人好就是對自己好,我想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片刻裏我甚至是迷失的,震驚在這樣樸實的信仰裏。就像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本身是一個自己摸索的問題,答案也只能自己去經歷、去摸索尋找,何爲終極或者說從一而終的答案呢?

但是,有一點教授說的很對,要去講故事,告訴他們學習能改變命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