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羈絆?

點擊右上方,關注@庫小七站長,和你一起實現個人成長

刪除

(選填) 圖片描述

曾經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中,蘇明玉是個聰明、能幹、大氣、多金的女強人。可我們都知道,她是一個從不幸的原生家庭裏走出來的女孩子,最起碼對她來說那是個不幸的家庭。

母親重男輕女,父親唯唯諾諾,即使知道妻子對女兒的苛待,也不敢替女兒說句話。劇中,二哥出去旅遊,母親一給就是兩千,可明玉想要買學習資料用一千塊錢母親都不給。

明玉自己爭氣,刻苦學習想要考清華,母親硬是逼着她去上師範。就是在這樣偏執的管束下,明玉選擇拼盡全力,擺脫母親給予的不堪,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救贖之路。

刪除

(選填) 圖片描述

雖然,這只是一個電視劇,可這樣的事情並非個例。在遙遠的大洋彼岸,就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受原生家庭的影響,被父親的信仰折磨的遍體鱗傷的女孩,努力從廢墟中站起來,讓自己像一朵花一樣綻放美麗。她所處的原生家庭的環境惡劣,遠遠超過了蘇明玉,超出了常人的想象。

她就是《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的主人公兼作者,塔拉·韋斯特弗。

塔拉·韋斯特弗是美國曆史學家、作家,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是塔拉的自傳體小說,獲比爾.蓋茨年度薦書第一名。比爾蓋茨說這是一個驚人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

刪除

(選填) 圖片描述

塔拉十七歲之前從未進過校門,沒有接受過學校教育。在摩門教忠實教徒——父親的禁錮下,她和她的哥哥姐姐們不上學、全家人有傷和病痛不就醫,甚至他家七個孩子中有四個孩子沒有出生證明。塔拉的童年記憶是垃圾場和廢銅爛鐵,是父親對身處險境的妻子和孩子們的漠然,是哥哥肖恩的殘酷家暴,是父母對哥哥的行爲視而不見的冷漠。

然而,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塔拉選擇重生。她衝破重重家庭桎梏,靠自學考上了楊百翰大學,成功完成了自身的蛻變,成爲劍橋大學的博士。原生家庭給了她屈辱和眼淚,但是她自己選擇堅強不屈,選擇以另一種方式成就自我。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全書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塔拉幼年的故事,她和母親、姐姐、哥哥們在父親偏執和狂躁的情緒中,充滿恐懼地過着生活。他們時刻爲世界末日做準備。第二部分,長大後的孩子們有了意識的覺醒,塔拉的哥哥泰勒第一個走出了家庭去上大學。在他的感召下,塔拉也開始質疑父親的信仰。她在哥哥的幫助下,自學考取了楊百翰大學,向尋找自我的人生之路邁出了一大步。第三部分,塔拉成功逆襲,擺脫了家庭重壓下的焦灼,成爲找回自我的成功救贖者。

接下來我們就從原生家庭、意識覺醒、自我救贖,這三個方面,跟大家一起來探尋,塔拉是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的羈絆,走出大山,飛向屬於自己的山。

刪除

(選填) 圖片描述

01

ONE 

原生家庭

塔拉的媽媽法耶在城鎮長大。塔拉的外婆因爲出身不好,在自己結婚以後,就竭力打造一個完美的家庭。她想把自己從未有過的一切送給自己的孩子們,讓他們生活得比自己體面。

但是,成年後的法耶不想要體面的生活,母親嚴謹的生活方式讓她感到厭倦。就這樣,塔拉的爸爸吉恩闖進了她的生活。

在大山裏成長起來的吉恩,是一個陽光開朗的小夥子。開着一輛淡藍色的大衆甲殼蟲,身着五顏六色的面料做成的奇裝異服,蓄着濃密的鬍子,非常時尚。而且因爲長期經營農場,吉恩身上有股超越同齡人的嚴肅認真勁兒。

法耶對吉恩一見鍾情,不顧家裏人的反對,嫁進了吉恩所在的巴克峯。

刪除

(選填) 圖片描述

可是,婚後的吉恩固執己見,他不主張法耶去工作,認爲女人的位置在家裏。在吉恩三十歲時,他的性情更是大變。他把塔拉的幾個哥哥從學校裏接回家,然後扔掉了電話,駕照到期也不更換,也不再爲家裏的車買保險,只是不斷囤積食物、彈藥和汽油。

年輕的吉恩曾經是巴克峯的主宰,成家以後,成了家庭的主宰。身爲摩門教教徒的吉恩,舉全家之力踐行着自己的信仰。他不允許孩子們接受學校教育,認爲上學是對異教徒的洗腦;他不主張去醫院就醫,覺得去醫院治病是接受毒藥的侵害,是在把自己推向死亡之路。他時刻爲即將來臨的世界末日準備食物、汽油、槍支彈藥等補給。

這個偏執、狂躁的男人,用他不可動搖的信仰震懾着妻子、兒女,迫使他們對自己的絕對忠誠。而幾乎被吉恩同化的法耶,對丈夫的所爲選擇隱忍,麻木接受。

一個家庭中,父母愛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成爲自己。

可是,塔拉的父親爲兒女們主宰一切,讓他們追隨他的意願。他的每個孩子都很聰明,配合父親幹活個個是把好手。他們也很勇敢,父親的高壓管束,讓他們遭受傷痛的身體在自我抵抗中痊癒。他們每個人都像一頭小牲畜,是沒有自我的小可憐。

刪除

(選填) 圖片描述

02

TWO

意識覺醒

百度上看到一句話:不管生活有多慘,不管出生有多難,不管你的原生家庭是什麼樣,只要你願意,只要你想,你也會改變。

患有躁鬱症的人有一個特徵,就是偏執狂。這是塔拉多年以後在大學裏聽教授講課時知道的。塔拉的父親貌似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他曾兩次都被一種情緒所躁動,正是在這個時候塔拉母親提議去桑利亞納州,塔拉爺爺奶奶躲開冬天去度假的地方,以便塔拉的父親平復心情。不幸的是,這兩次都出了事故。兩次車禍,使得塔拉的母親腦子受了傷害,成了丈夫忠實的追隨者。而塔拉哥哥泰勒,卻因爲其中一次是自己開車出的事故而深感內疚。泰勒萌生了想要離開家去讀大學的念頭。

泰勒不顧父親的嘲諷,堅持自學,最終離開了家去上大學。在泰勒走了以後,爸爸的幹活小分隊人手不夠了。十歲的塔拉開始代替泰勒去廢料場幹活,廢銅爛鐵並不適合這個十歲的女孩子。塔拉多次受傷,最厲害的一次小腿被鐵釘刺破,在腿上劃出一道大大的傷口。父親把自己的上衣給她,讓她捂住受傷的部位,自己回家找媽媽止血。

刪除

(選填) 圖片描述

塔拉記起了過去的種種,她跟媽媽在家學做酊劑,哥哥們總會有誰拖着受傷的、鮮血淋漓的身體跑回家去找媽媽救治。沒想到這次輪到了她。塔拉在恐懼和委屈中大聲哭喊。

就在泰勒離開家的那個冬天,塔拉就想,學校應該是個好地方,不然,那麼溫良的哥哥泰勒,怎麼會那麼堅定的離開自己的家去奔赴它。這時候的塔拉,已經在現實的殘酷中學着思考一些問題。而這樣的思考不是父母給予的,是在生活的磨礪中慢慢從塔拉的心底滋生出來的。

迫使塔拉繼續深思的是哥哥肖恩的殘暴。塔拉的父親是個把摩門教教義昇華到極致的人。他認爲女人的位置是在家裏,她們可以有自己的事做,但必須是爲家庭服務。在他眼裏,女人應該不苟言笑,穿戴齊整,除了腳和手的其他部位不允許露在外面,否則就是輕佻,是不正經女人的行爲。

肖恩是父親這種想法的忠實傳承人。他看到塔拉和男孩子說笑,就說塔拉這是妓女的行爲。他說爲了不使塔拉長成壞女人的樣子,他有責任和義務教訓她。這是個很好的藉口,成了肖恩對塔拉施暴的無可挑剔的理由。

儘管塔拉竭力在人前裝出一副無所謂的假象,但是,她被真的傷到了,從身體到內心。

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有着不幸童年的人,那些經歷給了他們不堪回首的過往,也給了他們努力拼搏的原動力。塔拉就是這樣的人,她從不幸中求生存,尋找出口。

《歡樂頌》裏的樊勝美說,一個人的家庭就是她的宿命。果真是這樣的嗎?

刪除

(選填) 圖片描述

03

T H R E E 

自我救贖

塔拉的家裏,幾乎是沒有溫情和關愛。父親的冷漠,母親的漠不關心,再加上肖恩近乎變態的暴虐,使她有了迫切想逃離這個家的慾望。她決定去上大學。在家庭賦予她不幸之後,塔拉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

塔拉沒有上過學,她的家庭教育是母親指導的。那些​少的可憐​的知識讓她感到無助,尤其是數學。但是,塔拉是家庭裏被認爲與衆不同的一個,她在哥哥泰勒的幫助下,克服重重困難,自學了數學和其他的科目,最終以合格的成績考取了楊百翰大學。

一個沒有上過學的孩子,在大學的學習生活難度可想而知。但是,塔拉毫不氣餒。她自己就說:這真是一個奇蹟。她每天晚上都學習到凌晨兩三點,她因此取得了比較優異的成績。

​暑假期間塔拉不想自己再回到從前,她選擇外出打工。但是,父親爲了讓她爲自己打工,竟然以讓她搬出去住來要挾她。塔拉無處可去,自尊又讓她不想向任何人尋求幫助。最終,只好屈就於父親,重回廢料場工作。

刪除

(選填) 圖片描述

暑假結束後,塔拉的學習生活陷入困境,各種賬單壓得她透不過氣。新學期裏,塔拉認識了新朋友,同一宿舍的羅賓。羅賓做事很體貼,也顧及塔拉的內心感受。她彷彿知道塔拉的曾經遭遇過什麼,她幫助塔拉塔拉在教會主教那裏得到了心靈的啓示。

塔拉向主教袒露自己的內心世界,這是之前從未有過的。她希望拋開家庭的重壓,重塑自我。在主教那裏,塔拉獲得了心靈的慰藉。同時,主教幫助她申請到了大學助學金,正是這份資助,讓塔拉真正遠離了她的家庭,擺脫了家庭的各種負累,開始致力於課堂學習。

塔拉的成績突飛猛進,她的論文卓有成就,得到教授的賞識。塔拉因此有機會被推薦去劍橋大學學習,還獲得了去哈佛大學訪學的獎學金。

原生家庭賦予的不幸沒有擊垮塔拉,她用自己不屈不撓的毅力打破了原生家庭給予的宿命,使自己成了傳奇。

塔拉是一個掙脫原生家庭的不幸,努力去做自己的人,而且,她成功了。像鳥一樣飛出了牢籠,飛向了屬於自己的山。

塔拉自己說,是教育給了她全新的世界,讓她的生命充滿無限可能。

刪除

(選填) 圖片描述

在塔拉的成長中,有着撕裂的痛。對現實的無奈和隱忍,對家庭的失望和對親情的不捨,對家族信仰的丟棄,都曾使她在痛苦中掙扎、煎熬。當她選擇以教育的方式成就自己的時候,她的生命價值在無意中得到了昇華。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說:“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鬥;而不論其結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總不枉在這世界上活了一場。”

如果上天給了你一個不幸的原生家庭,你無法選擇也不一定是件壞事。你有選擇好好生活的權利,

日本哲學家岸見一郎和自由作家古賀史健聯合撰寫的《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說:“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可見,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自己纔是自己生活的主宰者。家庭可以影響一個人,也可以影響他早年的經歷或決定他的人生狀態,但是這並不能妨礙他成爲自己。

END

作者|葉知秋(庫小七站長學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