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文章要追求高境界

俯古觀今,"文章合爲時而著",中國的崇文傳統一以貫之。回首歷史,中國以其豐厚的文化底蘊、不絕的文化傳承,造就了燦若繁星的文章大家、浩如煙海的佳作名篇,成爲中華民族光輝燦爛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代選拔人才靠文章說話,"三篇文章做得好,一步得中狀元郎",這說明文章能夠展示一個人的知識與才學。

作文章與做人的道理一樣,做人要有高尚的品格和情操,作文章也要有極高的思想境界。好詩要有詩眼,好文要有文魂。詩眼、文魂在於思想。文章沒有思想,形成不了觀點,就如同人沒有站起來,其語言就不能深刻到入木三分,就不能新奇到耳目一新。中國自古以來,一些名篇佳作之所以流傳於世,就是因爲它們閃耀着智慧的火花,迸發出思想的真諦,具有極高的境界。

人講氣質,文章講氣勢,人的氣質從言談舉止中來,文章的氣勢從字裏行間裏來。

人的思想境界從哪裏來,是從社會實踐中來,古人說:"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就是說寫文章要立足高遠,以大視野觀察事物,以大胸襟弘揚正氣,以大手筆書寫時代。

現在有些人作文章,每天宅在家裏,天天對着"三塊屏"——電視、電腦、手機胡思亂寫,儘管不出門也知天下事,但畢竟缺少了生活中的真實體驗,沒有人與人之間心與心的交流,很難寫出有分量的文章,很難把話說到讀者心窩裏。

有位名家說過這樣一句話:"有志於從事筆耕事業的人,一定要讓名字活在自己的作品上。"所以,一個文學愛好者,一個作家,能證明自己勞動價值和生命價值的,唯有作品。作品不漂亮,無思想,無影響,文章再華麗、技巧再高超,也如同白開水一樣,淡而無味,算不得好文章。

天下文章所謂好,大凡不外乎幾條:基調比較高,情感比較真,文采比較好,哲理比較深。這樣的文章產生的效果往往使人發出"身不能至,心嚮往之"的熱切情感,給人以震撼力、感染力、說服力。

做爲一名文學愛好者,想讓文章有魂,首先自己要有思想境界,要想使文章"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就要使自己情懷濃烈、價值高尚。

願我們的文章傳承先賢往聖的精神豐碑,追求文章寫作的高境界,服務於空前偉大的事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