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商君書錐指(卷一)•農戰第三•段三

全文手敲,全文自譯。如果錯漏,望諸君不吝賜教,鑑溪拜謝。

善爲國者,官法明,故不任知慮;上作壹,故民不偷營,則國力摶。

譯:善於治理國家的君主,任命官員的法規嚴明,不任命喜歡賣弄智慧,思慮不純的人;君主做法單一,民衆就不會偷巧鑽營,那麼國家的力量就會集中團結。

國力摶者強,國好言談者削。

譯:國家力量集中團結的國力強,國家風氣好高談闊論的國力削弱。

故曰:農戰之民千人,而有詩、書辯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於農戰矣。

譯:所以說:從事農業當士兵的民衆有千人,如果其中有一個人有詩書裏機辯能力,那麼那千人都會懈怠於農耕與戰事。

農戰之民百人,而有技藝者一人焉,百人者皆怠於農戰矣。

譯:從事農業當士兵的人有百人,如果有一個人從事手藝工作,那麼這百人都會懈怠於農耕與戰事。

國待農戰而安,主待農戰而尊。

譯:國家需要農耕和戰力纔會安穩,君主需要農耕和戰力纔會尊榮。

夫民之不農戰也,上好言而官失常也。

譯:如果民衆不從事農戰,君主喜好辯才強的,官位的任免失去了常態。

常官則國治;壹務則國富。

譯:官員的任免有常理常態,那麼國家就會有序;人民只有一件事去做,那麼國家就會富有。

國富而治,王之道也。

譯:國家富有而井井有條,是稱王的唯一辦法。

故曰:王道非外【錐指中,外字爭議頗多,溪不考證了,隨緣譯】身作壹而已矣。

譯:所以說:王道沒什麼別的花哨的東西,就是把堅持一件事身體力行的做下去罷了。

今上論材能知慧而任之,是以官無常,國亂而不壹。

譯:現在,君上憑藉人的材質、能力、知識、智慧【哈哈哈,強行四譯,我也是相當無聊了】來任免官員,這就造成官員任免沒有規律,國家混亂沒有堅持一個標準。

辯說之人無法也。

譯:巧舌善辯論的人沒有規矩意識。

如此,則民務焉得無多,而地焉得無荒?

譯:這麼做,人民勞作的怎麼會多,地怎麼會不荒?

詩、書、禮、樂、善、修、仁、廉、辯、慧,國有十者,上無使戰守。

譯:國家有詩書禮樂等十種品質的人多了起來,君主有了戰事,就沒有人可以征戰守城。

國以十者治,敵至必削,不至必貧。

譯:用這十種品質去治理國家,有了戰爭一定會被削弱,沒有戰爭一定會貧窮。

興兵而伐,必取;按兵不伐,必富。

譯:別的國家起兵征討,一定會被人滅國;別的國家按兵不動,必然會富有。

國好力者以難攻,以難攻者必興;好辯者易攻,以易攻者必危。

譯:國家偏好強大國力的難以打敗,難以打敗的國家必然會興盛;喜歡辯論的人容易被攻打下來,打仗容易輸的國家必然有危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