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之地》序言

序言

全部作品只是描述客體生命中的一個斷層記憶。在曾有過的迷茫時期,他面對窗外的陽光,藍天,白雲,還有遠方的山林,什麼都想不起來,過去是什麼?那許多的人和事,還有它們在心底的印象,伴隨時光流逝愈漸模糊。但有一天,當人從夢境醒來,便驚訝地發現,所有記憶中認爲實際存在的人和事,竟同夢中的景象與幻覺融爲一體,變成第三種類似從棱鏡裏看到的虛幻的東西,可它已經變得異常清晰,像在眼前伸手就能觸碰。

於是每天清晨,在外界完全沒有干擾的情形下,如實記錄下這些心底的印象。本作品所寫的部分,就是其印象的一個部分。而當一個人恢復清醒時,卻發現所寫的人和事,竟是靈魂在心底帷幕上的投影。這幕景白天與夜晚交融、真實與虛幻交織。所以,假如本作品真涉及一些外部世界的場景,它也是變了形的,其表現只作爲呈現意識或意象的媒介。奇怪的是,作爲筆下爲襯托心靈感應所創建的場景氛圍的描述,過後回味竟覺得有較爲可信構架了,如果不是這樣,整個作品就陷入令人費解的境地,而此作品之所以“文風獨特,文脈清晰”(移動夢網之評價)的奧祕大約源於此。

本文集與本人以往所寫的作品,創作過程大都是如此。只是生活在現今,隨着時間流逝,這個斷層擴大了。想象與現實,歷史與當下,爲了彌補這些斷層,只有不斷地通過寫作,才能把實際生活與心底的印象結合起來,才能尋找到更高意義上的真實。文本瑣碎和現代心理意識的費解,來源於現實零星散漫的事件和我們內心似夢的焦慮,並且更緣於兩者完全分離。人們要努力擺脫貶味瑣碎的生活和無解意識的自語,就需要把自然觀察與主觀夢境結合起來,只有這種結合才能超越庸俗,達到可理解、可觀照的十分逼真的意象,個人以往的創作就是嘗試完成這樣的結合。另外,本作品自然環境描繪立體明晰,在對漢語言形象化表述方面作了一定的藝術探索,其文辭具備一種奇特的視覺化效果,值得品味,對意象的摹寫也達到相當程度的精細。

當寫完這些作品之後,彌補了來自外在及內心的斷層,作爲一個迷茫中的人,終於迴歸清醒的常態,並擺脫消極和宿命,變得積極向上,且每日努力前行的人。


《江海之地》網絡序:

今年新冠病毒的疫情,完全改變了我們和生活。--------大型的社交活動沒有了,人們的交往已經網絡化,疫情也改變了文化傳播方式,去年我在中國文聯出版了《匯鎮人物傳》(中短篇小說集),前些年我在九州出版社出版了《生命歷程》(中短篇小說集),作品的來源有的是專爲出版而寫,網絡上不發的。主要是一些長篇作出品,短小的作品通常的先在網絡上發刊,然後選優重新對文字進行修改再出紙質版,目的就是讓更多的人能欣賞到自己的作品,受衆於讀者。現如今社會文化羣體廣泛,每個人都可以寫,也可以發表作品,能寫文章的不鳳毛麟角,一般人通過寫作傳達思想感情,去擠佔網絡或出版資源都需要付費給出版方或讀者,所以作品完稿後,作者要脫下帽,畢恭畢敬對着讀者說:“謝謝你,能讓我在您面前傳達情緒與想法!”

所以《江海之地》這個中篇小說,面對傳播背景與方式的變遷,我想,不再追求紙質的文字遺留,就發在網上讓有興趣的讀者慢慢欣賞,然後隨風消散吧它生動、清晰,凝聚着個人觀察與經驗,卻融入一個對過去時代深沉的感受與思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