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檬:在2021來之前說說新消費品牌 先說Why 再說How 說在最後

來源:李檬(微信號:imslimeng)

5年前,你問當時的年輕人創業的話想做什麼?大部分會說,幹O2O。

5年後的今天,同樣的問題,我想有一半的人會說想當紅人,做內容創作者;而另一半會說想做新消費品牌,做一個自己喜歡的小確幸品牌。

事實上,今年找我要投資的,主要也是這兩類創業者。

很容易理解爲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想當紅人,但有那麼多自己想做品牌的,你可能會覺得有些誇張的成分。但我跟你分享下兩個數據,能側面反應新消費品牌正在享受前所未有的機會:

在今年天貓雙十一成交過億的品牌裏,有16個是入駐天貓不到3年,其中大部分是新消費品牌。同時,諸如大白兔奶糖、回力運動鞋、謝馥春、百雀羚、馬應龍這等祖母級品牌,也正在經歷一輪復甦。按照《彭博商業週刊》的觀點這背後的最大推手就是95後、00後新世代消費者,因爲從2019年開始,95後和00後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費羣體,這個趨勢會一直持續到2030年。

那麼,新消費品牌興起的背後是什麼?

你可能會認爲,這是新一代中國人文化自信的象徵。

也有人認爲,這是國內消費市場的深度分化,新消費品牌都是細分品類冠軍,而非大家耳熟能詳的大衆品牌。

還有人認爲,這是紅人營銷和紅人種草的策略成功。

以及,這是中國供應鏈效率逼近世界級水準的自然溢出。

……

以上,都沒錯。

不過,我想討論的是新消費品牌的興起究竟是一時的熱鬧和火爆,還是真正成熟的產品運動?

答案是不確定性的,但趨勢是確定性的:

紅人、算法、5G和C2M這些新經濟變量,已經產生了共振,中國的消費市場正在發生史無前例的解構和重塑。

先說Why

最近偶然看到一句話值得大家細細品味,「本質上,一切的表達都是文案,一切的產出都是創意,一切的產品和品牌都是內容,一切的內容都是廣告。」

新消費品牌崛起的背後,是年輕一代消費人羣的觀念轉變,比如爲情懷買單、爲信仰充值,很多新消費品牌一半賣產品,一半賣文案,將產品做成內容,而非功能。

短期可以靠營銷技巧,長期呢?

我最近接觸的一些品牌創始人,以及背後的投資人,都越來越理性起來,新消費概念激發的想象正在被快速消耗,過度賣文案、賣情懷,已經很難提起消費者的興趣,很多創業品牌初露鋒芒,就有了很多競爭對手。

所以,我的觀點是:新消費品牌的崛起是立體作戰,哪怕再好的營銷策略,也得依靠背後的紅人新經濟體系和新型基礎設施。這背後是因爲有三大基石支撐:

產品品類換代支撐  

不知你發現沒有,國貨崛起始於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功能手機向智能手機的換代過程當中,國貨品牌的份額佔比超過了中國手機市場的90%。

產品品類換代,悄悄改變了國人的產品價值評估邏輯。此後,新消費品、牌崛起的,已經不是「新品牌」了,而是「新物種」。

比如喜茶、樂樂茶、奈雪の茶、茶顏悅色等,在「賣情懷」的過程中創造了一個新賽道——新茶飲。

比如宅貓日記膨化食品,在「賣故事」的過程中開闢了一個新賽道——新零食。

比如三頓半,在「賣體驗」的過程中開闢了一個新賽道——超即溶咖啡,3秒鐘即溶於水、熱水或者牛奶,口味逼近現磨的咖啡。

再比如江小白,在「賣文案」的過程中創造了一個新賽道——新酒飲,而且還有新酒飲1.0(原味江小白)和新酒飲2.0(果味江小白、混飲)兩個新賽道。

比如潮玩手辦、睡眠經濟,還有抗糖代餐、植物食品、智能小家電、國潮服飾等等。這些領域不僅僅是以一個新品牌的面目出現,更是「物種再造」,你我甚至不知道國外有沒有同類產品。

各種新國貨、新物種其實是一個一個細分人羣的價值觀載體,現今整個社會的消費已經從「have時代」進入「be時代」,消費者花錢不光是爲了擁有,更是一個彰顯自我存在的機會。

營銷模式迭代支撐  

2020開年以來,全民直播浪潮乍起,無人不直播、無商家不轉型邁入直播電商。很多人覺得這是一個短暫的風口,其實,這是營銷模式迭代的必然結果,而且這種迭代會長期持續下去。

整個直播電商發展已經經歷了六七年時間,到目前爲止,頭部直播已經形成了類似電視促銷的行爲,相當一部分用戶看直播買東西不是因爲喜歡紅人主播的人設,而是因爲價格太便宜了。很多消費品牌跟頭部主播合作,會被要求你的產品半年之內不能再賣比他還低的價格。

短期看來,這很像一個紅人圈的拼多多。我需要強調的是,這不代表紅人新經濟,只是紅人新經濟的點和麪,是目前進行市場教育的需要。

PC時代的交易方式,付款需要輸入密碼,網銀需要用 U 盾來支付,現在這些步驟都省略了,刷個臉就行了,甚至可以免密支付。

現在所有的直播帶貨,從帶寬、運算、支付、成交,到最後的朋友圈發文炫耀,一個人從決策到購買的鏈路縮短到3分鐘之內。這是中國互聯網歷史上完全沒有過的。

直播電商是紅人們的主戰場,紅人直播間是消費品牌「人格化」輸出的絕佳實驗室。

新消費品牌的崛起正好承接了紅人新經濟的這個勢能,其中的典型案例是完美日記,合作紅人近1.5萬名,其中粉絲數超百萬的紅人超過800名。

據克勞銳《2020年中國紅人發展年報》顯示:綜合了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小紅書、B站、淘寶直播數據發現,2020年粉絲量大於1萬的紅人數量已經達到了900萬+,而這些紅人日均產出內容數量達到了3750萬+。

未來,還會有不計其數的「完美日記」出現,哪怕他們大多不會這樣短期的、戲劇性的獲得巨大成功,但這是一個必然趨勢——直播也好、紅人營銷也好,會成爲品牌公司未來發展的標配。

基礎設施升級支撐 

現今時代,新消費品牌崛起的最大便利,就是你可以集中精力去做品牌,而不用太過操心別的。

「別的」包括哪些東西?過去,你想創立一個品牌,沒工廠不行吧,你還要打點媒體、渠道、貨架,中間還有幾層經銷商,你得安排很多區域總監、城市經理、MDR......哎喲,想着就費勁。

現在,從產品到消費者,只需要一個紅人直播間,只經過一層物流,消費鏈條大幅縮短,供給和需求之間的連通效率大大提高了。

現今1美金的平均快遞成本就可以通運全國,品牌也可隨時隨地觸達8億網購用戶。超過100萬的紅人,透過IMS天下秀平臺直線對接萬千消費品牌,紅人逐漸成爲一種主流的且大受歡迎的新興職業。

有了上述新型基礎設施的有力加持,想要開創一個新消費品牌,包括產品的研發設計、製造、物流、營銷等環節,都會出現專業化的服務商。你只需要專注洞察、連接及服務好用戶,將用戶或者消費者變成粉絲,集中精力做品牌就好了。

哪怕你身處遙遠的深山、疆域的邊緣、城市的角落,只要你懂需求、會表達、能溝通,就可以打造個人IP,直連消費品牌,除了紅人主播可以帶貨,可能一篇好文章、一張好圖片甚至一曲好音樂,都可以賦能品牌,都可以帶貨。這就是新型基礎設施注入新消費品牌的澎拜動力。

再說How

阿里研究院發佈的《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顯示,消費者在天貓上消費的商品80%是國貨。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佈數據報告顯示,「新國貨」相關搜索指數呈現穩定上升趨勢,線上國貨市場消費規模近3年保持增長。

我時常會想,新消費品牌有別於過去的根本特質是什麼?難道傳統品牌就不做直播電商、紅人種草嗎?顯然不是。

我的結論是,新消費品牌與傳統品牌的根本特質差異是「去中心化」思維。

傳統品牌的「中心化」思維

傳統品牌主要是「中心化」思維,不要以爲傳統就表示過時,傳統品牌的“中心化”打法也是非常先進的。

不要以爲傳統消費品牌,就是喧譁的、低效的廣告轟炸,他們也會紅人種草,也會潤物細無聲的搶佔心智。

你可以稍作反思,你最喜歡的電影、電視劇,你最感興趣的自媒體文章,你最常用的APP工具,哪裏沒有潛伏着的廣告?那些「中心化”的消費品牌,非常懂得最大限度消除你的反感、解除你的戒備,然後嵌入你的思想。

他們還有一個王牌武器——智能推薦。今日頭條、淘寶電商的智能推薦,主要服務的也是傳統品牌,說明傳統品牌不僅會空中轟炸,還會打巷戰了,他們已經具備了狙擊手的能力。

可是,傳統消費品牌的最大遺憾在於花錢買流量、買效果。KOL(紅人和意見領袖)被他們視作廉價的形象代言人,他們沉迷於種草數量、曝光次數、直播銷量、購買轉化等等效果指標。

買來的效果可以持續嗎?

新消費品牌的「去中心化」思維

你可以看看那些新消費品牌,要是在淘寶的生態體系下還是「中心化」的買流量、買效果思維,是成長不起來的。爲什麼呢?

你今天在淘寶上要想創立一個新的品類,這些關鍵詞、競價搜索根本買不起,你拼不過原有的、成熟的傳統品牌。怎麼辦呢?

「去中心化」的品牌思維是什麼?是尋找價值觀同盟和品味代言人。

你的生活沒有彩排,每一天每一刻都是現場直播,你隨意的一個感受瞬間,分享一首曲子,或者發一條微博、朋友圈、小紅書、抖音,都在向身邊的人傳達着你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可能被人忽略,可能被人厭煩,也許,也許,你也會被人喜歡,被人關注,被人模仿。只要你是認真的,世界上總有一直喜歡你的人。

那些一直喜歡你的人,就是你的價值觀同盟,你也可以成爲他們的品味代言人,這也是紅人的核心本質。人人都有機會成爲紅人,無疑你也可以,流量和效果不用花錢買,你的口碑和影響力會自然擴散,成爲你的私域流量。

什麼叫私域流量?

新消費品牌雖然不是新鮮事,但本輪新消費品牌崛起與此前不同,除了年輕一代的生活認知覺醒,企業主與品牌方更多依靠的,是來源於社交網絡和私域流量的全方位支持。

公域流量往往是貨不動,人動,超市貨架、電商貨架都是如此。私域流量則是人不動,貨動,產品被設計成爲內容或者節目,使你喜歡這個內容,間接喜歡這個品牌。

比如自嗨鍋、王飽飽快速躥紅,主要先靠內容吸粉,自嗨鍋甚至與騰訊視頻大熱綜藝《明日之子樂團季》內容共創,由內容去關聯品牌,間接實現了消費者粉絲化,沉澱私域流量。

對於很多傳統品牌而言,直播帶貨往往就是廉價促銷,但部分新消費品牌的價格是非常堅挺的,哪怕面臨經濟下行也不影響。

比如新服裝品牌歌力思,新茶飲品牌奈雪,他們做直播不是爲了帶貨,而是加微信、建社羣,哪怕產品價格不低,但是增值服務做好了,粉絲消費者也會覺得值。

價值觀纔是可持續的連接,私域流量是價值觀同盟的具象載體,是一切紅人的最終價值所在,更是新消費品牌崛起的底層邏輯。這一切的根本就是「去中心化」思維。

說在最後

現在成長起來的所有新消費品牌,發展初期,幾乎是不需要投放競價廣告的。有一個紅人主播,或者一篇文章就可以帶貨,效果是傳統方式的幾十倍,成本可能只是5%或者10%。這些品牌就是這樣迭代發展起來的。

紅人資源同時在新媒體傳播、價值觀連接層面,對新消費品牌進行賦能。

傳播層面,短視頻和直播是目前門檻最低的媒介。短視頻要比文字和長視頻,接受起來更加容易,人人都能看懂,隨時看,隨時拍,紅人和新媒體是新消費品牌直接觸達消費者的最優解。

價值觀層面,新消費品牌是從底層開始,從最普通的人當中找到同道和同好,大家分享一個喜歡的產品,不是價格貴不貴、功能好不好,而是「我也用過」「我們一樣」。

Z世代的消費者,重塑了新的遊戲規則,一切品牌,務必在傳播、價值觀層面簡明扼要直擊重點。這對於深耕紅人新經濟的新消費品牌來說,是輕車熟路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