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讀後感

文/文心拾年

有簡友說中國文學史上被低估了的作家有張賢亮、閻連科、陳忠實。並推薦了閻連科的《日光流年》、《受活》和張賢亮的《我的菩提樹》。

在這裏要感謝這位前輩,讓我這個最近讀不進書的半吊子文學愛好者有了一點好奇。爲了滿足這點兒好奇,週末去了一趟圖書館。

結果卻因爲那天去的人非常多,書架上已經空了很多,我按照索引找到了位置,卻沒有書。只好作罷,哪天在非週末時間來應該好找些。

無意中看到了《家風》這本書,我從書架上把它抽出來,隨手翻了幾頁。文章以嘮家常的方式展開敘述,語言樸實,娓娓道來,就像鄰家老奶奶講故事一樣,平淡中又透露出堅定的信念。

我一口氣讀了十幾頁,腿有些酸了,於是走到窗邊的空沙發上坐下,貪婪地讀了起來。要不是有個中學生模樣的小朋友過來找水杯打斷了我,我都沒發覺天已經快黑了。

不行,得趕緊回去了,於是又從書架上找了幾本看上去不錯的書,辦好借書手續回家了。

晚上打發孩子們都睡了,我一個人捧着這本書看到夜裏12點多。

關了燈,不由得感慨:上一次因爲看書熬夜還是剛到上海那會兒吧,那時智能手機還沒面世,宿舍旁邊有圖書館還有書局,買書借書都可以,一到休息時間,就和同事兼老鄉的麗娟約着去借書,然後貓到宿舍一看起來就是不分晝夜。

倆人都不願中斷自己的,連喫飯都是艱難的決定,要麼倆人同時放下書一起去食堂喫,要麼就是倆人輪流去打飯回宿舍喫,後來乾脆買點零食代替了喫飯。現在想起來,那段日子還是蠻開心的!

這本《家風》以一個百歲老人楊柳生的口吻講述了一個家庭在僞滿洲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抗美援朝、“文件大革命”以及改革開放時期的經歷,從“亂”講到“窮”,再講到“家”。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個立體場景,讓你有親臨其境的感覺。

她一直堅持艱苦樸素、勤儉持家的原則,在兵荒馬亂的歲月,歷盡苦難,把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培養成爲英雄、國家幹部。她的兒孫們家風純正、和睦共處,積極向上,都爲社會做出了或大或小的貢獻。

作者在在立家訓、正家風上充分體現了儒家文化的優良傳承,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中心思想體現得淋漓盡致,在這個家族中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即便三兒子中水犯了錯誤被雙規後她依然沒有失去希望,教育他要勇於承擔、盡力彌補。

作者很好地踐行了修身、平家這兩件事兒,以堅定不移的價值觀念穩固這個大家族的根基,以家風、家訓爲指導,使得整個家族互相扶持、枝繁葉茂。

這本書最給打動我的地方,是作者和大孫媳婦兒心茹感化孫女立梅的那一段,老太太說得對一個女人旺三代,立梅她娘杏花從小驕縱立梅,在立梅犯錯之後不但不積極引導,還破馬張飛地不顧立梅死活。這時作者和心茹倆人收留了立梅並慢慢引導,最後終於使立梅走上了正道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這本書最讓我警醒的地方,是作者三兒子中水的結局。俗話說三歲看老,從小中水喜歡投機,愛耍小聰明。爲此作者一直感到不安,屢屢教誨中水要踏實規矩。

在作者的警戒下中水確實規矩地爲人民服務,可能是因爲骨子裏的不安分吧,最終一步走錯誤了終身。

最後,老太太在反思倆兒子之間的不同時,說了一番話:早先,俺家有兩個界壁兒(鄰居),一個樊家,一個張家。樊家爲人忠厚,張家好投機取巧。那時中河(忠厚的二兒子)到樊家玩兒,中水(三兒子)上張家玩兒。俺年輕不懂事啊,也沒攔着中水。尋思尋思,這也許是一個原因吧!

由此可見,身邊的玩伴和環境對孩子的成長以及價值觀念的影響是很大的。結合自家情況,以前我認爲干涉孩子到哪兒玩、跟誰玩兒太過專制,現在想想也要留意了啊!

總體來說,這本書貼近生活,充滿了爲人處世的智慧和哲學。書中百年積澱的思索和酸甜苦辣凝成的家訓一定會給我們帶來些什麼。

願你我都能引領出一個風清人正、長盛不衰的門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