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恨隨意,親疏隨緣

人和人最舒服的交往狀態是什麼樣的?

我覺得,周國平的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

“對於人際關係,我逐漸總結出一個原則,就是互相尊重,親疏隨緣。”

確實,在人生這趟旅途中,無論是相遇還是散場,都不強求、不糾纏,愛恨隨意,互道珍重,成全別人,也成全自己。

唐朝有一對夫妻,因爲感情不和決定和離,在離婚協議書上,丈夫寫道:

“願娘子相離之後,重梳嬋鬢,美婦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選聘高官之主。解怨釋結,更莫相憎。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當彼此不再相愛,就痛快放手,沒有埋怨憎恨,沒有彼此傷害。

這樣豁達的態度,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借鑑。

不管友情還愛情,有人來,我們真誠相擁,有人走,我們就坦然放手。

面對離別,沮喪遺憾在所難免。

但能夠把心態放平,把期待降低,就會減輕傷害和難過。

人生所求,不過溫飽良人,歲月靜好。

那些無法挽留的,就學着以平和的心態去道別。

往後的日子,愛恨隨意,親疏隨緣,對任何人,不過高期待,不強行挽留。

以平和之心處世,以自珍自愛對己,餘生歲月無瀾,幸福傍身,活出自己喜歡的模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