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059】讀《天才在左 瘋子在右》他們爲什麼一邊被稱爲天才,一邊被稱爲瘋子?

同事推薦的《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本書。書中內容以對話形式描寫,簡短有趣,類似於莎士比亞戲劇的對話描寫形式。

爲什麼以對話的形式描寫呢?因爲作者作爲一名精神病人訪談者,在對方允許的情況下以錄音筆的形式將談話內容記錄下來,描述了和病人溝通時的真實場景,也是作者本書內容的主要來源。

閱讀這本書時有奇怪的一個點,很多時候你會被精神病人的說話思路帶走。書中記錄的大多數病人邏輯思維能力清晰,聽他們講一些東西,有很多甚至是很多人認識邊界之外的東西。讀者好像不是在聽病人胡言亂語,而是在跟着他們的思緒探究某種東西。

有時候我忍不住捫心自問:“怎麼又被帶走了?難道我也成了一個瘋子?”

比如說,在“生命的盡頭”一篇中的一位病人,她曾經是一個很好的老師,後來經常蹲在石頭或花草前仔細研究。在她的描述中,石頭、沙子都是有生命的東西,石頭或沙子以自身的形式長期存在,以石頭或沙子的角度來說,人的一生才短短不足百年。

書中的每一篇記錄,都體現了一個故事。這些故事並不是盲目的找人記錄,而是作者選擇的有故事又有奇幻想法的一羣人。不能純粹上說這些精神病人的腦子有問題,這裏不帶任何評判,只講故事。

觀點不同在於角度的不同,聽精神病人講這麼多,也給了作者和讀者很多思考。病人說的很多超出於常人理解之外,甚至有很多你沒有接觸,他們卻深入研究過的東西。你能在沒有研究過的基礎上說對方研究過的東西是錯的嗎?

之少目前沒有證實,也沒有人跟一個精神病人去較真。文中作者說了這樣一段話:“本質上是要找到我想知道的,如果那部分是資料,我很樂意收起來,但是我知道那只是資料,而不是答案。”

這是作者探究事物的一個過程,一顆好奇心的驅使,和挖掘一些新奇的故事爲讀者所知。

這本書讀起來能激發人的好奇心,病人的想法千奇百怪,不乏一些高學歷的病人,對於他們講話中的描述,根據他們的理解和邏輯思維辯解能力,分分鐘把聽故事的你碾壓到一邊去,甚至有些東西在你沒有知識儲備的情況下,在和對方的談話中根本進行不下去。

其中一篇有關物理量子力學的一位精神病人,作者在和病人交談前做了很多相關功課,同時請了一位物理學專家一起去旁聽,在聽病人講述之後,物理學專家甚至覺得對方說的頭頭是道,很多觀點都有助於幫他開展科學實驗等。

那麼這麼聰明的病人爲什麼會被認爲是精神病人呢?可能是某些時候因爲研究過多,精神麻痹,一下子走火入魔,以至於言語行爲進入鑽牛角尖的角色,萬般功力聚集爆發,突然成魔,導致言語以及行爲失常,成爲“瘋子”。

有少些病人的家屬不忍把他們送往醫院,而在家看守,也有少些病人情況好轉以後,慢慢出院。

家人的陪伴、心裏醫生的引導會讓病人慢慢好起來。很多是一個人呆久了,或者是工作學習壓力過大,而導致精神慢慢出了問題。

引出這些問題,也給我們帶來一些思考,哪些對於你來說是重要的,有些問題你是如何看待的,換一個角度考慮你會有什麼樣的想法。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本書不但寫了很多故事,而且也有作者內心想表述的一些東西。讓讀者明白作者爲什麼寫這本書,以及它有什麼樣價值。

書中作者在“朝生暮死”一篇裏做了解釋:“每天早上出發,準備好接受那些不同的世界,但是當晚結束了,卸下全部,而那些觀點和知識作爲資料收起來。每天晚上我“死”掉,結束掉該遺忘的,儲存我所需要的。就是這樣,朝生暮死地面對每一天。”

“朝生暮死”這個詞讓人印象深刻。

這本書中體現出的一個重要觀點就是,承認這個世界上不同於自己的存在。

好奇心是作者做這件事的源動力,對於新奇的事物一探到底,解答心中疑惑。但是對於精神病人的解釋,一些事情往往沒有答案,對於想追求答案的讀者可能往往會無所獲。

也許我們讀了此書,收穫是想象,以及不符合現實的一些空想,但這本書教給我們的是承認這個世界上不同於我們的存在,和學會換個角度想問題。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在讀此書的很多時候,我認爲這些病人在講述的時候往往像一個充滿想象力的天才,而病情一爆發則變成了鑽牛角尖的瘋子。

有意思的一本書,你可以嘗試閱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