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刻錄機(107)——冬日碎片系列

冬日碎片(25-28)

25、隨着北方那股更冷的冷空氣的到來,在颳了一夜的大風之後,世界似乎變得更加乾淨利索了。常青樹依舊還是帶着那種深冬的深綠,而落葉樹則在這一場大風之後乾乾淨淨的了,哪怕是前陣子經歷過一次大風之後還依舊掛在樹枝上的零星枯葉,這次也終歸是落了個乾淨了。或許,昨夜的風是在太大了吧!

大風過後,帶來了十多度的降溫,讓本就溫度不高的天氣更填上了一層寒意,已經到了出門便讓人感到抖抖索索的天氣了。不過這次與以往不一樣,降溫過後是一片晴朗的天氣,而不是如同往常那般,溼噠噠,黏糊糊的了。

清晨上班的路上,除了猶如刀割着臉的風伴隨着的便是一路的白霜了,陽光,也仿若遠離了我們,給不了我們想要的溫暖。


26、重新開始聽喜馬拉雅之後,漸漸地習慣了這樣一種走路節奏了:戴上耳塞,戴上口罩,再將風帽裹上,你走在冬季的陽光下,你等待在呼呼而過的大風中,然後你在這樣的行走中,等待中,聽着朗讀者爲你讀着那些智慧和浪漫的文字。

你很久沒有感到如此充實了,你似乎感到心靈無時不刻地在經受着聖潔的洗滌,而朗讀的文字中總能隱約讓你感受到繁忙工作中所難以感悟到的靈魂。

你覺得這對於你的精神上是一種很好的提醒,你很害怕,若干年後,你融入生活,習慣於忙碌,某日再想思索我們的內心,尋找我們內心的精神世界時,你卻發現,我們的精神世界早已一片荒蕪,我們的靈魂早已一片空白。

你不希望這樣,可生活總是會將我們往這樣的方向逼進,所以你在生活的壓力下盡力在保持閱讀。你覺得內心的靈魂就如同種在心靈裏的一顆樹,而我們的閱讀與思索就是在不停地給它澆灌,而我們一旦停止了灌溉,那麼那棵樹將無所成長,甚或變小,枯萎死亡。

這不是你想看到的,這是你與生活的對抗!


27、或許我們應該再談一談馬克思奧勒留的《沉思錄》,在慕容的幽美嗓音的朗讀下,這本書已接近尾聲。

當然,它也給我留下許多的沉思,在行走或等待途中。

有時,我會突然想到:作爲行走在天宇下的我,到底怎樣的一種存在。我此刻的思索,

我此刻的存在,究竟有着怎樣的意義?奧勒留認爲人的產生不過是一羣物質機緣組合在一起而產生的具有思維的個體,待機緣一到,那羣物質解散,那麼我們也就隨之消失。

從這種理解上來說,我覺得我們似乎也就是僅僅只是在參與着自然中物質的分解與組合(我們攝食),所以我們和山中的石頭,深山裏的樹木,以及恆河中的沙粒等自然中的萬物在自然的存在中並沒有着本質的區別。所不同的是,我們具有思索自身存在以及我們誕生源頭的思維。

玄乎,玄乎。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以前電視劇中經常聽到劇中那些得道高人所說的話:人生本就不過是虛空一場!


28、還是暫停那種過於不接地氣的思索,來說一說最近一直在看的《追憶似水年華》吧!這本書已經看了將近四分之三,按照現在的速度,預計還有半個月才能看完。

拋開前面那些太過於玄奧的哲思不講。人,活在這個世上其實就是一個與時間對抗的過程。而馬塞爾.普如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無疑就是在對抗着時間,對抗着記憶的一部書。作爲一個人,想要讓自己以某種方式流傳在後代人當中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那種概率應以億分之一爲單位,甚至更小。不過,普如斯特做到了,以他的這本花了十幾年心血的鉅著。

全書以作者的回憶爲主線(小說的主人公也正是已作者自己的名字命名),回憶着他的幼年,童年,以及青少年成長過程中身邊的人和事。令我驚歎的是作者感情中的敏感細膩,那些沉寂在時間的中碎片,通過作者的敏感一一展現在我們眼前。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一趟單行道的旅行,那麼作者無疑是將人生旅途中所遇到的風景以及在遇見那片風景時的心情詳盡地展現在我們眼前:幼年時對母親的依戀,童年時對希爾貝特的愛戀,少年時對該蓋爾芒特公爵夫人的愛,以及青年時與阿爾貝蒂娜的戀情以及在各個階段身邊的人和事。令我最爲驚歎的不單單是作者對人生旅途風景的中的回憶,而是他彷彿將自己置身於了每個年齡階段本身,將自己置身於那時的時光當中,正如普如斯特在書中所說,一位好的小說家最好才華是能讓自己如同面對一面鏡子一般,將自己置身於小說當中。

而我想,普如斯特正如他自己所理解的那樣,他做到了。在獨自待了十幾年的那間屋子裏,終日面對那面鏡子,彷彿看到自己置身於鏡中那個世界裏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