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氣,白花了10萬!

這年頭,焦慮好像變成一個通病。

隨着生日蛋糕上的蠟燭越插越多,已經不想再體現數字,拍完照發完朋友圈暗暗感慨:“好迷茫啊,怎麼做才能賺錢啊?”、“但願明年能折騰些名堂吧”、“是不是要努力學些什麼啊?”

試圖抓住幾根救命稻草。

其中一根稻草的名字,叫做知識付費。

真的,無論男女老少,這幾年對知識付費的熱情已經超乎我想象了。

我周圍的朋友同事,到了30歲以後,不少人自動啓動焦慮plus模式,單純買買書的劑量已經不夠了,必須把形形色色課程全部撈到碗裏,從0元到上萬元,從英語、區塊鏈到靈脩課。

把知識付費,當成一錠焦慮緩解劑,沒想到反而更加迷茫

01

有一次我推了一篇CCNA課程的軟文。

CCNA作爲思科入門級別的網絡工程師認證,相對小衆。我自己是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大學期間就拿到華三的工程師認證,畢業後又一直在IT行業,所以對這類證書的作用還算了解。

它不像英語啊,PPT啊,EXCEL這類通用技能,哪兒哪兒都用得上。

軟文推出去後,我在後臺收到不少諮詢:

“我行政的,能考這個證書嗎?”

“今年25歲,學這個東西能加薪嗎?”

“人力資源想轉行互聯網,這個證書有用不?”

很多人連網絡工程師做什麼都不太瞭解,只是覺得聽着挺牛X+搞技術的,未來應該能賺不少錢,就直接報名了。

當然,學習的熱情值得鼓勵,可在熱情之前,先認真分析是否真的需要纔是關鍵。

有人說,課程那麼多,宣傳得那麼令人心動,多學些總不是壞事吧?

先按住蠢蠢欲動的小手,問自己幾個問題:

1、這課程能給我帶來什麼?

2、我學了是不是用得上?

答案立馬呼之欲出。

尼爾·菲奧裏在書裏寫道:“我們真正的痛苦,來自於因耽誤而產生的持續焦慮,來自於因爲失去人生中許多機會而產生的深深的悔恨。”

擔心沒學某個技能就會被時代拋棄,擔心以後少了很多機會,擔心同事同學都在學自己不會太out……卻忽視了,學習是有成本的。

花些小錢還沒什麼,多花時間才讓我們更加懊惱。

許多學員是上班族,平時已經夠忙的了,好容易擠出時間學了一門以後用不到的技能,是不是太浪費時間了呢?

而且爲不需要的知識而付費,很容易本末倒置。

我朋友曾一時興起報名小語種課程,課程有個噱頭:每天羣內打卡+發朋友圈,期滿後全額返還學費。

她自信滿滿地想着,那還不容易,簡直就是白送。大概1周左右,熱情消退,又碰上那陣子連續加班,她經常晚上11點多才到家,但爲了能撈回報名費,洗臉時開着課程自動播放,咬緊牙關持續打卡。

過程中她病了幾天,真是垂死病中驚坐起,想起今天沒打卡。

學不學習不重要,打卡成了最重要的事。

最後學費是返還了,但其實啥都沒學會,身心俱疲累覺不愛。該沮喪還是沮喪,還焦慮還是焦慮,最近她又突然想學C#開發……

幾年下來,朋友買各種培訓課程總計花了10萬塊左右,卻收效甚微。聊起時她一肚子憋屈:“好氣啊,白花了10萬!”

與其說她爲知識付費,不如說,是爲緩解焦慮感而付費。

02

我和一位做課程的號主聊天時,他說,付費用戶裏,最終學完的有5%就非常不錯了。付費一週後用戶流失率至少超過50%,甚至不少人付錢後壓根沒學過。

這就像花錢買健身年卡的道理一樣。

多數人是衝動辦卡,所以健身房永遠不擔心賣年卡會虧本,因爲多數人付錢後都不會物盡其用

咳,人性吶。

很多人沒意識到:錢付完了,只是第一步。

後面還有學習->理解->練習->掌握->實踐等等99步。

如果你留意下不難發現,每節課程的參與學習人數幾乎都是呈斷崖式下跌。假設第1節課有1萬人學習,到20節課後有500人就不錯了。

有些人連第一節都沒聽完,就開始懷疑“爲什麼沒效果”。

認識一位網課的運營,他說前陣子收到一個用戶投訴,罵他們是黑心無良商,賣垃圾課程收割韭菜,還沒學幾分鐘就被老師拉黑了。

他嚇得趕緊詢問同事是怎麼回事。

查看聊天記錄後發現:那位同學購買後不到5分鐘,發了好幾條詢問信息給老師,一會和老師說課程聽了感覺沒用,一會問“你有本事手把手教我掙錢啊”,接着開始辱罵老師,氣得老師後來把他拉黑了。

背後或許是一種急於求成的心態。

不少人買課後就屯在收藏夾裏了,要不隨便聽幾分鐘,要不一邊開着課程當做BGM一邊忙其他的,以爲雙軌並行特別高效,實則就是把知識付費當成單口相聲。

當然還有很多理由,我太忙了,我忘記了,以後再學。

我太忙了=優先級低;

以後再學=再也不學。

知識付費,說白了就是一盤烹飪好的菜。

你付款後菜端到跟前,但只有細嚼慢嚥、消化吸收,它們才能成爲自己的一部分。

03

那麼,如何避免在知識付費中兩手空空、還滾了一身泥?

掏心窩子說兩點吧。

第一,客觀看待。

市面對知識付費有兩個常見的態度:

一是,多學些準沒錯;二是,這些都是割韭菜。

這兩種都有些極端。

前者剛纔解釋過了,學得再多,如果沒去用或是沒有派上用場,那基本聽完就翻篇了。

後者更耐人尋味。

首先要說,市面確實有一小部分課程質量差,純粹爲了圈錢(但這類課程一般也活不了太久)。其次,品牌方告訴你這東西很好很有用,努力宣傳、放些口號,這也無可厚非,畢竟這是人家的本職工作。

就像你面試時,肯定會盡力表現自己的優點一樣,最好面試官當場就給你offer。

至於說3-5節的試聽課程,聽完老師會推薦完整課程是不是屬於割韭菜,也是同個道理。

它們就是最常見的營銷方式而已,相當於超市裏的試喫裝。

試喫覺得不錯,那你就買正裝;試喫後覺得不對你胃口,那就轉身走人。

真正容易被割韭菜的,是以爲只要幾節課就能實現人生逆襲、馬上輕鬆賺到幾百萬的人。

第二,學以致用

有位讀者問我,他報過5-6門寫作課,爲什麼始終感覺沒太多進步?

我問,是找不到邏輯還是缺乏素材?

他:不知道,就是感覺……沒什麼進步。

我:???

多聊幾句得知,他半年上了那麼多寫作課,一篇文章都沒寫過。報寫作課不寫文章,報設計課不去設計,報開發課不敲代碼,那知識永遠不屬於你,在你面前晃盪幾下它就路過了。

沒有輸出的學習,都是空中樓閣。

“庫伯學習圈”中提出,一個完整的學習是“行動->經驗->規律->行動”的四步大循環,缺一步就是“假學習”。我們需要從行動中歸納出經驗,把經驗昇華爲規律,用規律再指導行動。

別變成知識囤積者,而應成爲知識行動者。

再進一步說。

知識付費獲得的只是知識本身。

·學理財課可以得到理財知識,但不能保證你躺賺100萬;

·學python可以得到腳本語言知識,但不能保證你成爲月薪3萬的數據分析師;

·學健身課可以得到運動方法,但不能保證你1個月輕鬆瘦20斤。

它們並沒有直接的功利性。

真要覺得不踏實,乾脆紮紮實實地去考幾本與專業相關、或是自己感興趣領域的認證,簡歷上還能多加一兩筆。

兜兜轉轉,總歸兩句話:

買了要學,學了要用。

努力可以,焦慮不必。

畢竟焦慮這玩意兒,花錢緩解不了,只有捨得下力氣學到些對自己有幫助的東西,纔有用。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