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聽課學習感悟

文    梁樹麗

聽完周亞文老師講《基於教學案例的學生聽說課思辨能力的培養》,我便百度了“思辨能力”這個詞彙。

雖然從字面上我們都能用“思考和辨別”來定義,但是我想這個能力並不會是我們想像的那樣簡單,它肯定還包括其他的能力。

思辨是指思考,分析,辨別以及說服解釋的能力,既包括思維能力也包括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是我們最欠缺的,很多學生初中畢業了還是不會說英語,這說明什麼,說明我們在培養學生聽說這一塊做的是個漏洞。

聽說課我們每天都在上,可是真正能上出像周老師這樣有味道的課還真沒有,我突然想起昨天常樂老師的那句話:教什麼不重要,誰來教很重要。

周老師的課恰恰就是對這句話的最好的證明和印證。

聽是輸入,在設計聽的這個環節上我相信我們所有的英語老師都是有經驗和教學模式的,我們通常關注的是聽前先預測,聽中找細節,聽後做活動。可是周老師的課卻給我們不一樣的聽覺感受,她用自己的獨特爲我們打開了聽的另一扇窗,那就是用聽去開展一系列和說有關的而且培養思辨能力的活動。

周老師的課堂實錄是《The king’s New Clothes 》,她設計了一系列和聽有關的活動:

1.和同桌講一講課前已知

2.聽錄音感知故事想像場景(聽+初步感知)

3.聽錄音創建場景卡(聽+理清課文,從初步感知到進一步細化)

4.聽錄音填寫對話(聽+細節)

5.聽同桌複述故事(輸出+輸入)

6.聽故事並分享所得(回顧+分享)

這一系列聽的設計,其實就是和說有關的活動。比如談論四副和故事有關的圖片(熱身、導入)是說,和同桌講課前說一說自己對這個故事的已知也是說;小組討論人物特徵也是說;對同桌複述故事也是說,分享所學也是說。

耳朵聽,嘴巴說,耳朵聽以深入瞭解,嘴巴說以淺入深,不急不躁,這完全符合學生學習的能力及進度,在這個說的過程中語言技能和其他綜合能力互相被裹挾着上升,在有意義的任務過程中完成了句詞的潛移默化的學習。

這裏面體現思辨能力的設計有很多,比如三種顏色的粉筆,討論人物的性格,辯論國王是否真的聰明?爲什麼大人不說小孩會說?你身邊有故事裏的人物嗎?你身邊有類似“國王的新衣”的事情嗎?……這些問題的設計就是在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讓學生在思考中尋到新的正確的方向。

聽說課不是簡單的聽懂,會說,還有更重要的就是讓學生在聽說的基礎上去表達自己的疑問和不同的見解,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的引領和重要,我們要會設計出不同的問題和任務活動,讓課堂留下味道,成長的味道,開心的味道,思想影響的味道。

周老師的課對我們以後上聽說課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也給了我們行走的方向,她的課是我們以往聽說課的重要延伸,這個延伸纔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

有了這樣好的引領,我們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再次反思自己的課堂,及時給自己的課堂加點料,讓思辨能力之花在課堂上綻放,讓展示和討論的氛圍在課堂上延伸,讓英語課更有感覺,更有魅力,讓英語教學更輕鬆更容易。

這一節課的學習讓我收穫滿滿,又多了新的認知和思想撼動。

感恩學習!

感恩成長!

感恩遇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