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与限制

        现代生活中,人们时刻都可以有许多选择。比如,要从A地到B地,可能的交通方式有走路、骑自行车、坐公共汽车、坐地铁、坐出租车等——面对这些选项,人们一般会很快做出决定。但有些选择,往往并不象交通方式这么容易确定,比如婚姻,比如职业。困难在于,各个选项各具短长,不易分出高下;而一旦选择,将会对整个人生发生根本性影响——俗话所谓“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而一旦发现选择错误,要改变选择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所以,一般人在面对人生重要的选择时,都会十分慎重。

        而我这里想说的是,人们面对选择时可能会陷入一个误区:以为自己的既然有那么多的选项,那就不必着急,可以慢慢地挑,挑“最好的”。于是,首先,很难确定究竟哪个选项最好,所以挑不出;其次,即使挑出了“最好的”,基本上也是自己没能力得到的;然后,很惨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但“最好的”没能力得到,次好的、第三好的、第N好的,也相继没机会选择了!

        所以,如果要真实地而不是虚幻地过好我们的一生,那么,面对让自己眼花缭乱的、理论上无限多的各种选项,我们应该懂得限制自己,作出有限的、特定的选择,投身到某种现实的生活中。

        在古代,许多匠人因为“别无选择”,终生从事一项技艺,所以不少人将其技艺做到了极致。比如解牛的庖丁、卖油的老翁。而当代有成就的大家,多是主动地把自己限制在某个领域,而不是见一样爱一样。比如沈从文,年轻时他就集中全副精力去写作,写成了大家;老年时,因命运戏弄,他无法写文学作品,于是又集中全副精力去研究中国服装史,又成了大家。而反面例子象贾平凹,本来小说写得好好的,又不自量力地去写字卖钱,不但贻笑大方又耽误了自己的文学创作。

        有些人常说,不要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个森林,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于是,一直在森林里晃荡,最终没能吊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