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的心事,誰願意聽

一個爸爸打電話過來:我女兒有心理問題,需要見見你!

心理問題?好像人人都是心理諮詢師。動不動,自己無法應對的,就說別人就有心理問題。

我說:哦,心理問題。說說這是個怎樣的問題?

爸爸說,女孩子高二了,馬上要學考了,滿腦子就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前天說,昨天說,今天還說。糾結這些無謂的事情,鑽牛角尖。

爸爸定義了一個問題。

說到女兒具體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不好意思說出口,吞吞吐吐。在鼓勵之下,媽媽的聲音從背景音到主訴,開始接過話題。

主要是女兒和後排女生原來是很好的朋友,後來鬧彆扭說不好了,後來又說合好了,其實又沒有真的好。女兒覺得她一下子又和別的女生好了,自己受傷了。

我之前也接受過女生之間關係的諮詢,其實小學、初中、高中,女生總會有手拉手、一起走的三兩個好朋友,她們的關係是這個階段要維護的很重要的關係。儘管在大人看來,這些都不足爲道。

媽媽說,關鍵是提出換位置了。說離開這個女生遠一點兒,然後只有換到最後一排,然而父母擔心她個子矮,會擋住,看不到黑板;女生自己也猶豫,說聽同學講,最後一排很不好。然後又打電話回來,哭哭啼啼,不知道怎麼辦好?

我很認真地聽,因爲這就是一件事情。

因爲尊重,媽媽放下“這是不值一提的小事”的羞愧,不會陷在“女兒這麼無聊”而內心又無比焦慮的情緒裏。

學考很重要,女兒糾結無助的混亂情緒,更重要。

我詢問媽媽聽到女兒的幾層需求?

媽媽說:我認爲孩子這麼大,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她可以自己去找老師。

我問:當孩子說到“媽媽,我怎麼辦”的時候,你覺得女兒希望得到你什麼樣的回答?

我問:當你說“一下子換後面,又要換前面,你自己不會想想好再換”的時候,你打開手機的拍照鍵,拍下女兒聽到這些話的表情,描述一下這張照片!

……

不是女兒的問題,是我們如何迴應的問題。

我們迴應裏有不合理的信念:除了學習,其他都是小事。

我們迴應裏有這個不合理信念帶出的負性情緒:你這樣子,很煩,很不懂事。

我們迴應裏也有這個不合理信念帶出的無助行動:我也幫不了你,自己去解決。

媽媽還是很有悟性,以上的話我一句都沒說,只是在一問一答裏,媽媽同理到女兒的焦慮,認同女兒換位置是件重要的事情,意識到這個過程,媽媽是支持,而不是指責。

考試前有壓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壓方式,也許,這就是一道口。

是啊,我的心事,誰願意聽?

是耐心地,真誠地聽,善意地聽,不批判地聽。

心事不論大小,你的心事,對你而言,就是重要的。

學考,本無事,不當事。

事件背後是人。

關注人。


我是丁若木,相信敘事的力量。

堅持敘說516天,堅持跑步529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