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對待十幾歲的孩子

這個題目是我從簡·尼爾森的書中直接借用過來的。實在是因爲這個疑問正戳中了我日益崩潰的內心——我家有女初長成,而且正處十幾歲。要命的她根本就不是乖乖女(想想我當年十幾歲的時候,也是跟乖乖女不沾邊兒的呀,DNA太強大了)。因爲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正面管教》是我近期反覆讀、仔細摘錄的一本書。

今天晚上打開正好到了“如何對待十幾歲的孩子”這一部分,越讀越覺得我這爲人父母的真的是不合格,真的是“無知者無畏”,真的是醫不自治,真的是兩眼黑的就當人家的爸媽了,真的是太不夠了解自家孩子了。


等孩子長到十一二歲後,要從“尋求過度關注、尋求權力、報復、自暴自棄”這4個板塊中找到自家孩子,就沒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當然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讓爸媽越來越抓耳撓腮的也會包括這四方面),孩子慢慢長大了,其他因素也會在他們身上凸顯。

同齡人壓力

原來我總覺得孩子慢慢長大了,跟同齡人在一起會更開心,卻獨獨忽視了同齡人給孩子的壓力原來如此重要。

1.同齡人的認可比大人的認可更重要。

這讓我想起女兒已經若干次在我面前嘟囔。說到自己某一次小測試的成績不盡如人意,讓她在同學面前沒面子。聊到自己的某一雙鞋子穿到學校去,讓她渾身不自在。或者是我去接她放學時,走進她的教室(本意是想多跟她的任課老師聊聊她的學習近況),惹得她直接暴怒,指責我爲何非要在同學面前頻頻露臉?!

當時我真的是相當的不以爲然。讀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回望過去,再捫心自問,才明白,我是真的不理解我的孩子,真的不明白,女兒眼中同齡人的認可比我的認可要更重要。

爲什麼孩子會有這樣的認知呢?

十幾歲的孩子正經歷着一個重要的個性化的過程,他們正在探索脫離了父母的自己到底是誰,他們對父母價值觀的檢驗往往會表現爲叛逆的行爲。當然這種叛逆會很快消失,很不幸的是,如果父母對孩子進行控制和懲罰,這種叛逆有可能會延續到20歲以後。
十幾二十歲孩子大腦的額葉前部皮層正在迅速發育,會給孩子們造成一些困惑,以至於孩子們常常把周圍其他人的身體語言誤解爲挑釁性的行爲。這個發育過程可能要持續到25歲。

上面的內容恰好就是我這個教書育人的所謂老師對自家孩子認知的盲區。

2.還敢過度管控十幾歲的孩子嗎

過度控制的管教方式對於十幾歲的孩子來說是災難性的,因爲此時的孩子更加的不甘屈於俯首帖耳的地位。當他們受制於大人時,“合作”一詞在他們看來就意味着“屈從”。他們的這種理解往往是正確的——因爲這正是許多大人所謂的合作。

這段話真真切切的如一根拇指般粗的刺扎入了我的心頭。因爲女兒不聽我的指令,不配合、不按我的要求(這要求從我的認知範疇來看,那絕對是200%的正確,1000%的爲了孩子好),我不止一次的暴怒過,甚至拿出家長的威嚴壓制他。換來的是母女關係越發緊張。爲此我也曾在老公面前哭訴過,還特別委屈:明明都是爲了孩子好,咋會這孩子這麼沒良心,一點也不理解她老媽的良苦用心呢?

讀到這裏我才明白,我所謂的良苦用心、我的爲她好,對我來說是良藥,對女兒來說卻是砒霜啊!她爲了表達她不願意屈從我的“淫威”、表達她的憤怒,自然是要跟我這個當媽的“戰鬥”到底了。

太多的父母似乎更熱衷於控制兒女。要控制住十幾歲的孩子根本是不可能的——因爲已經太遲了,你越是要控制他們,他們就越是不屈,並且越是遠離你。

3.贏得孩子,不要贏了孩子

鼓勵對於十幾歲的孩子就像對小孩子一樣重要。許多父母們沒有意識到向孩子表明他們與孩子站在同一邊有多麼重要,以至於跟十幾歲的孩子是楚河漢界,兩軍對壘。

如果父母只是單純的用家長的威嚴鎮住孩子了,孩子一時半刻或者短期不得不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但請相信未來不會太遠,孩子一定會反彈,而且反彈的幅度會超乎你的想象,甚至會有一發不可收拾的狀況。這一點我真的特別有發言權。許是職業病的原因,我對女兒的要求總是特別嚴,而且將爲人師者在講臺上說一不二的作風直接複製到家裏。當我凶神惡煞的咆哮時,女兒不得不做我要求她完成的任務。除去這個時間段(學習期間),她一般不主動跟我親近,和爸爸倒是談笑風生,笑臉相迎,哪怕爸爸也會隔三差五的批評她。如今越發大了,寧願讓爸爸檢查作業也不屑於來找我。

沒想到報應不爽竟然來得如此之快,真的是傷心太平洋啊!

我只是暫時贏了孩子,而非贏得她的心。她怎麼會心甘情願的和我親近呢?

贏得十幾歲孩子合作的最好途徑,是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態度來解決問題,家庭會議和班會能教會他們社會責任感,並讓他們參與決策過程,當大人以和善、堅定、尊嚴、尊重相待,與孩子共同解決問題時,十幾歲的孩子通常在20歲以後會重歸父母的價值觀,並且會學到脫離大人的監管之後所必須的更多的重要人生技能。

“和善而堅定“溫柔而有邊界”等詞一直是簡·尼爾森貫穿於《正面管教》這本書的核心關鍵詞。仔細想想,我在和女兒相處中是隻有堅定、只有邊界,獨獨缺了和善、缺了溫柔。

凡事要有度,過猶不及這個道理我是明白,卻沒有在母女關係中好好的應用。

簡·尼爾森女士接着在書中有這麼一段話,多多少少讓我愧疚自責的情緒減緩了幾分——

對於我們這些父母和老師來說,要記住不良行爲是孩子用一種密碼和我們說話,有時候的確是很難的,這些密碼就是當他們的行爲激起的是我們的挫折感而不是關愛時,他們是在試圖告訴我們,他們想要的是歸屬感或價值感。
把這一觀念當做知識來接納是一回事兒,要把它付諸實踐則是另一回事兒。
大多數大人在面對一個正在做出不良行爲的孩子時,很難有積極的心態。大多數大人不能充分理解是自己的不良行爲導致了孩子的不良行爲。極少數能夠以正面鼓勵迴應孩子不良行爲的大人,往往會遭到孩子的拒絕,因爲孩子也跟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在最需要鼓勵的時候卻往往無法接受鼓勵。

最惹人討厭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愛的孩子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真的淚奔了。爲了我家的女兒,也爲了班裏不少的孩子。

此時此刻我更加明白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李鎮西素質教育探索手記》序言中的那段話: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或者說人才,對人(人才)進行加工、雕琢是一種最高級的勞動,從事人的教育更是一種艱苦的、帶有探索性的,後果往往難以完全確定的勞動。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