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讲儿时的糗事

为了教育孩子学会控制好情绪,今晚跟孩子聊天,我小时候经历的两件糗事儿说出来,希望她不要像我一样犯傻。

第一件事:因为成年人的“挑唆”,我摔伤了堂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就容易被别人所利用

大概是我还没有上小学的时候,我和堂弟在奶奶家门口的大街上玩耍。现在还记得街边有一根电线杆,电线杆被一根斜拉的钢丝绳固定着。有不少成年人倚着电线杆和钢丝绳闲聊。记不清有多少人,有哪些人了,毕竟我也认不全,但是其中一个关键人物我现在记得清清楚楚——…。

他与我们姓氏相同,只是血缘关系有点远。按照辈分,加上他排行老二,我应该称呼他一声二伯。老家把伯父称为大爷。大爷的“爷”是轻声,就是大伯的意思,如果是扬声就是与爷爷平辈的人。所以,我应该称呼他为二大爷,轻声的爷。

二大爷故意逗我和堂弟,“你俩谁能打得过谁?你肯定打不过他?他肯定比你强。”原话记不清了,大概意思就是说我和堂弟谁打架更厉害。

说难听点,是教唆两个小孩子打架。说好听点,就是没事儿干找小朋友逗趣。

当时的我们都还小,经大人们这么一唆使,就抱成团要摔跤,非要分出个胜负。

一个不小心,我的牙齿哏在了堂弟的眉骨上。堂弟眉骨出了血。记得当时我一个叔叔和一个爷爷也在场。他们抱着堂弟去药铺做了包扎。

我当时也被吓傻了。我没有想要摔伤他,更没有要把他弄伤的胆量。

给孩子说完这件事,我告诉孩子,如果当时把你堂叔,就是我堂弟的眼睛弄瞎了,就是夺取他一辈子的光明,他和他的家人也会恨我一辈子。

从这件事儿上,你要明白,别人不管是挑唆,还是开玩笑,你都要冷静思考,不要被人利用,受害的还是你。

第二件事:为别人出头,最后成了背锅侠——你为别人两肋插刀,遇到事儿别人可能插你两刀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与小二叔(非亲二叔)、堂哥(非亲堂哥)一个班。他们分别比我大一岁、两岁。

那时候农村孩子读书没有学前班,没有幼儿园,上学年龄都在七八岁。适龄儿童入学时间不太规范。我当时大概是六岁,算是上学比较早的。所以,我与他们同班级并不奇怪。

有一次小二叔给我们说,他同桌把他的笔帽弄丢了。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基本上用铅笔。所以是不是丢了笔帽,现在也记不清了。

他让我们几个经常一起玩的找他同桌的麻烦。而他同桌是个女孩。女孩名字记不住了,大脑好像有点问题。

放学的时候,我们一群人就在校门口欺负她,然后跑回家。具体是打她还是骂她,记不清楚了。参与者有多少人,我忘了。但是小二叔、堂哥应该是参与了,他俩算是“主谋”吧。

过了几天,那女孩的妈妈找到了学校。我那天进了教室,她妈妈坐在桌子上,一手叉着腰。当时一年级的桌子很低,大概也就五六十厘米的高度。桌子很破烂,相当于长坐凳。

一进门,还没等女孩儿家长说话,堂哥就指着我说,就是他,他就是…。我当时是懵逼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因为我根本不认识这个中年妇女。

慢慢地才知道,那妇女是被欺负女孩的妈妈。找上门给孩子抱打不平来了。

不知道在我进门之前,这些所谓的同学兼进门好友给妇女怎么说的。他们把所有矛头都指向了我。好像所有事情都是我一人所为。我即使“主谋”又是“从犯”。

当时,可能是被妇女的凌人气势镇住了,毕竟我才五六岁。也可能是感觉自己“有罪”,大小是参与了。我当时没有辩解。所有的“罪责”我一个人承担了。

其他人都像没事儿人一样,把所有锅都甩给我一人背下了。

孩子,你把别人当朋友,为别人两肋插刀,遇到事儿可能从你背后插你两刀。即使是你认为很亲近的人,也有可能出卖你。

“意思是不要我相信任何人吗?”

“当然不是。遇事要冷静,即使是朋友请你做什么事情,你也要考虑考虑是好事还是坏事儿。不要像一个火药桶一样,别人稍微点火你就能炸上天。”

孩子已经陷入沉默。

“我并不记恨他们。在村里见到他们,我依然很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那时候大家还小,成年人逗小孩儿也是常事儿。当时的错误很低级。可能以后不会犯同样低级的错误。但是类似的事情可能出现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希望你能吸取爸爸的教训,冷静思考,有自己的主见,理智地处理好类似的事情!”

我的两个故事讲完了,好像是懂了,又好像没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