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效應:不要把自己的思維套在別人頭上

有些人總是這樣,自己喜歡喫什麼,便以爲朋友也喜歡喫什麼,自己喜歡穿什麼衣服,便認爲朋友也應該喜政穿這樣的衣服:自己是個思想狹隘的人,便以爲身邊的朋友都小氣,自己害怕失去,便以爲所有人都放不下。其實,別人跟你想的都不一樣。如果總是把自己的思維套在別人頭上,那你永遠不可能看清對方的爲人。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我們對別人產生印象的時候,往往會假設對方與自己有相同的傾向,並將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然後再去理解對方。簡而言之就是,人們習慣以自己的認知標準去衡量他人。在心理學上,這種認知傾向被稱爲“投射效應”。


心理學家羅斯做過一個這方面的實驗。共有80名大學生參加實驗,他分別徵求了每一位學生的意見,問他們“ 是否願意揹着一塊大牌子在校園裏走一圈”。結果,有48名大學生願意揹着一塊大牌子在大學裏走動,而且他們覺得大部分學生都會樂意背,而拒絕背牌子的大學生們則普遍認爲,只有少數學生才願意做這件事。事實表明,這些大學生都將自己的態度投射到其他學生身上。


我們經常會做這種事,認爲別人的好惡與自已完全相同,並將他人的特性硬納人自己既定的框框中,然後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理解。例如,自己喜歡某一事物, 所以在跟他人聊天時,話題總是離不開這件事,根本不管別人是否感興趣、能否聽進去。其實,這也是人際交往中我們對別人的看法和行爲不理解的原因所在。


在職場中,“投射效應” 更爲明顯,當我們面對自己不喜歡的同事時,我們往往會覺得那位同事越看越討厭,甚至會指責、中傷對方,而當面對自己喜歡的同事時,則越看覺得優點越多。同事之間鬧彆扭的時候,在設有溝通好之前,自己總是不停地猜想着矛盾的原因,並習慣性地認爲同事也定如此。 這時如果你問一下對方, 你就會知道其實他並沒有這樣,甚至可能與你認爲的恰恰相反。


如果一個人常以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別人,並希望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他人,這樣只會讓別人對你產生不必要的誤解。有些時候,拿自己的主觀臆斷去投射別人或者現實中的事物,還可能會產生一種嚴重的心理偏差。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有一家經營木材場的猶太人。因爲戰爭爆發,一家人想快點兒逃出德國,但老父親和大兒子有了分歧。

老父親說:“我們應該去找那位木材商, 他長期給我們家供應木材原料,並多次幫助我們渡過難關。 ”但大兒子卻認爲:那位木材商一直在幫助我們家,而我們對他的幫助卻一點也沒有,現在遇到這種滅頂之災,再去找人家有些不好意思。我們這樣一味奪取,人家拒絕的可能性很大。

大兒子打算去找一位銀行家,對方和他們的關係一直很好,因爲他們把全部的積蓄都存在對方的銀行裏。銀行家之所以能渡過很多難關,是因爲他們一直在那裏存款,銀行家總跟他們說:“有困難一定要來找我,你們不僅是我的大恩人,更是我的衣食父母。”

後來,老父親和兒子決定分開出國,帶着妻子和小兒子,老父親投奔了木材商,結果,木材商竭盡全力,花了數年的時間,幾經周折後終於將他們送到了亞洲,使他們逃離了德國納粹的屠殺。

多年以後,戰爭結束了,可是老父親一直沒有大兒子的音訊。經過多方尋找查問,他得知了真相,原來和老父親分手的當天晚上,大兒子帶着家眷投奔了銀行家,誰知銀行家一看到他就立刻報警,說有人入室搶劫,結果,他們全部被抓進了集中營,最終被迫害而死。

知道了事情之後,老父親對小兒子說:“很多人以爲, 贏得忠誠的最好辦法是給予思惠,其實這是對人性巨大的誤解。在現實當中,那些真正忠誠於你的人往往是那些曾經給過你恩惠的人。”


猶太商人與其大兒子的不同結局告訴我們,通過“投射效應”會的思想和視野變小,“ 投射效應”限制了人們對客觀世界的正確認知,使人們在判斷問題時是以自己的主觀感受而不是客觀事實爲依據,最後往往會面臨不幸。因此,在人際交往中,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儘量避免“投射效應”。其實,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可以通過下面這三方面來避免投射效應。

①變個角度,換個思維方式。

②設身處地,具有同理心。

③多與他人溝通,客觀瞭解真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