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然而止的2020年

该怀着何种的心情来看待2020年呢?真的想了好久都想不到一个具体的词。因为2020年有着太多的回忆可以书写纪念了。于我而言,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戛然而止。以下都是写给自己的怀念,一不小心写了四千六百多字。

年初,当在网上出现SARS的零星报道时,想着也没什么吧,毕竟当年SARS出现的时候,我还很小,完全没有任何记忆,但是谁也没想到这次突然变成了很长时间的封锁。我也是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当年山西是一个重灾区。本来还想着绕道北京去回家,最后选择了直接买机票回去。还有本来准备春节后去四川参加同学的婚礼,也不得不取消掉了。于是,整个上半年突然就变成了戛然而止。关于疫情,有着太多太多的事迹可以书写了。但,当时代的尘埃落在一个个人的头上时,就是生死决别了。

于我个人而言,我自己获得了难得的喘息机会,因为之前给自己弄了太多的压力,一时之间突然可以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想要如何行走,反而也许是一件庆幸的事情。一切的一切都有着需要停下来思考的必要。

上半年,因为封锁,厨艺有了进步,学了一些新的菜,也能成功分清楚很多蔬菜的名字了,成功把自己喂胖了很多,直到最近才又开始减下来。就也算是学到了一项新的技能,还有很多自己还不会做的,就留给以后的自己打磨吧。

整个2020年,看了两百多部番剧和电影,有很多非常棒的作品,真的非常优秀,里面带着大量的思考和表达,每一代人都有着相同的迷惘和思考,其中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活下去,怎样活下去。每一代人也都有着不一样的困境,面对着不一样的具体问题,但是如何活下去却是贯穿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的过程。

《吹响悠风号》里高中少女在青春的上低音号。《极速车王》里对自己执着的坚持。《何以为家》里战乱弱国下的孩童的生存。《凪的新生活》中为了追求真实的自己付出的行动。《乔乔的异想世界》和《帝国的毁灭》中对于疯狂不一样的视角。《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根据现实改编的事件。《卡拉是条狗》中对现实的隐喻。《钢琴家》中,人间地狱,满目疮痍,活着就是一种幸运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一秒钟》中时代的映照。《隐秘的角落》中恶的距离。《恋恋笔记本》和《花与爱丽丝》中兜兜转转的爱。《菊次郎的夏天》中菊次郎的成长。《八佰》中纵身一跳,家国难两全。《妙先生》和《姜子牙》中的善恶抉择。《雾山五行》、《一人之下》等一系列国漫的崛起。《人工智能》、《幸福终点站》、《遗愿清单》、《绿里奇迹》、《穿条纹睡衣的男孩》、《阳光灿烂的日子》等老片所带来的经典回味。《汉密尔顿》、《迷墙》等音乐带来的魅力。有着太多太多的的优秀作品可以拿来仔细品味了。即便如此,我也还有巨长的看片清单还没看完。

当停下来的时候,仔细想想,这个世界有答案吗?我们总是试图去解释自己,试图去解释这个世界,可是很多时候,这个世界并没有答案。很多时候得到的答案,都是我们自己希望得到的答案,这个世界也许并不在乎。可是即便如此,我们依然需要寻找自己的答案,自己内心的答案究竟在什么地方,也许就在身边,也许还需要去远方寻找。

2020年,对自己的包容心,又有了新的认知。我想,这就是所谓的阅历吧,随着阅历的增加,对事物的理解也开始有了更多不一样的内容,也越来越不会被无关的东西困扰了,也能分的了孰轻孰重。要说起来,2019年,是自己脾气见涨的一年,那么2020年就是趋于缓和的一年,重新开始包容理解,而不是之前的同情和赐予。

2020年很惭愧,读的书很少,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有些书真的难读,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另一部分原因还是自己心态的调节问题,自己去理解东西比别人塞给你东西,还是要难坚持一些。其中有一些和社会学相关的书,仔细思考之后发现,自己只是喜欢社会学中关于一些现象的解读,而不是喜欢整个社会学学科,也不会打算深入去研究社会学,获取见解观点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毕竟作为一整个社会学学科来说,真的有太多的东西要去学习和理解。在这里重点说几本我读过的书。

《资本主义的未来》,本来对这本书没报什么期待,毕竟是对西方世界的思考,但是读完作者对当下社会的思考之后,的确深感佩服,也会发现,中国也开始有一些这些问题的影子了。当下的社会的主要问题有,民粹主义和意识形态分子的问题。我想,尤其关注过美国大选和香港问题的人,对这些有更多的深刻印象。简单的道德确定性和对立的二元关系,非黑即白,造就了当下的社会环境,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尤其我们现在身处的互联网时代,信息茧房带来的封闭环境,问题尤其明显,稍微出圈一点点,就会发现有大量的网络暴力存在。相关的案例有很多,这里不做表述。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社会现实,书中关于这一点也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解决之道。其中有一条就是,构建新的共同身份的认同。可是和而不同这句话,老祖宗很早就留给我们了,但是新的问题依然出现,依然需要很多的努力。

这就涉及到第二本书了《现实的社会构建》,这是一本社会学入门的书,讲了很多基础社会学要素。有几个很关键的观点,其中提到,知识社会的分析对象就是现实的社会构建,社会的传统是会被继承的,但是同时又存在代际间的差异。很多习惯并非是明文规定的,或者对生存真的有帮助的东西,但是会被传承下去,仅仅是因为这种模式被惯例化了下来。也有的会因为代际传承的太多,导致出现了变异,比如你和你爷爷一辈的习惯可能完全不一样,也许仅仅是因为权威的被打破与生存无关。里面讲了很多在社会的构建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对于理解社会学来说,真的很有帮助。

还有一本书是《当代中国社会分层》,总听到一句话,当下的中国社会在渐渐地阶层固化中,但是这个问题到底有多严重,这本书提供了一些数据上的支持。整体而言,我们的国家并不是一个纺锤形的社会阶层,更像是哑铃形的,就是中间阶层比较少,穷人比较多的一个样子。2020年,是国家全面脱贫的一年,虽然书上的数据很多是五六年前的数据了,但是依然对我们在现实中思考中国的时候提供了很多参考。比如里面有提到,在当前中国的场景下,决定社会地位的因素。第一,权力地位。第二,经济地位。第三,教育地位。第四,技术职称。第五,户籍身份地位。第六,家庭出身。这些也恐怕依然是现实。

对于小说,读完了《魔山》《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人间失格》等,这几本书都很有意思。《魔山》中提到了大量的历史主义,现实主义等等的辩论,对于那个20世纪上半叶来说,真的是很出色的作品,就是有些难读,花了蛮长时间才读完的。《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是一本回忆录,讲的是一个17岁之前都是家里面上课的,然后考上大学接受教育的故事,确实会感慨,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巨大,作者花了大量的时间走出来原生家庭的阴影。

另外还买了很多书,很多只是开了一个头,还有很多还没看完的。接下来一年要认真看书,把书都看完了,不然堆积的书越来越多了,还有一些读了,但不在这里记录了,比如马斯克韦伯的《经济与社会》就还没读完。

今年的疫情真的改变了很多东西。下半年,疫情开始渐渐好转,航空业承压,推出了随心飞,我买了东航的随心飞,所以2020年坐飞机还比较多。先去了成都,没想到一趟来回就回本了。国庆,去了甘肃和江西参加了同学的婚礼,也终于,没结婚的朋友又少了几个。有时候也会想,我的出路会在哪里呢?所追寻的答案,依然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

所幸,2020年,我终于找了我所爱的人,一个可可爱爱的姑娘,一切都是我喜欢的模样,人生所有的追寻,也许经历过的所有一切都只是为了这一刻的相遇。有时候会止不住地想她在做什么。第一见面的时候,是约了电影《金刚川》,刚好那几天在上映,但我第一次去竟然就迟到了,特别糗,但是没想到意外的很和谐,究竟是因为她擅长聊天,还是因为那天聊的都是我擅长的话题,也许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现在能在一起了。还有一件很糗的事就是,吃饭的时候一定要等把东西咽下去,再说话,“嗯”。

2020年,写过的诗很少,产量严重下降,突然失去了很多写诗的灵感,要么之前写过了,要么就是写的不好,始终组不成句子。这里记录一下,我觉得还可以的几首。
其中《浓夜挑灯(修改其一)》里面,我最喜欢的是“春风不与秋解衣”,其他几句更像是拿来凑数的。

花行
断柳残红孤映月,落雨停思人烟瘦。
千里疾行花寻色,多情空等绿枝头。

浓夜挑灯(修改其一)
风歌独娱云卧醉,挑灯揽窗夜无浓。
春风不与秋解衣,过山趟客影稀零。

小梦起雨(修改其一)
画舞披月色,婀娜映湖树。
小梦云游处,相思落惊雨。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时间真的是自顾自的一往无前,也不在乎后面的人是否能够追的上,咆哮着一路疾驰,转眼间2020年就结束了,仔细想想这一年的经历,想起一句话,身处历史中的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是身处其中的,因为他们就是历史的一部分。此刻的我们,就是在经历历史,也在见证历史,发生历史。

在2020年年末,有两件事要提及一下,一个是B站的晚会,新认识了五条人乐队,《世界的理想》,好喜欢这首歌,也好喜欢这次的晚会特效,特别好奇到底是如何做到的,也是厉害的很。还有裘继戎的《惊·鸿》舞蹈,串起来了现代和传统,特别的惊艳。当下的年轻人又有多少是喜欢戏曲的?老掉牙?古板?时代确实变了,很多东西都不再和之前一样流行了。反叛,永远是年轻的主题。不要用刻板的思路和教条去思考这个世界。在《十三邀》采访张亚东的一期中,因为他的母亲是晋剧演员,所以张亚东从小就学过晋剧,这一期中张亚东就提到晋剧的没落,已经很难被现代化改良了。这就是传统艺术的窘境,是否能在当下找到自己的语境就变成了生存之道,也许永远都找不到呢?

还有一件就是,罗振宇的时间的朋友的演讲,一是里面有提到一句,政府“解决问题可以没有边界,但是给资源,那是有边界的”,我想这就是现在国内经济快速回暖的原因之一吧,想想年初的时候,一片哀嚎遍野,谁能想到下半年迅速企稳。还有一句是,“数字化对你来说是蜜糖还是毒药,只取决于你是对人负责,还是对事负责。”,当然这句话,我没有全部认同,但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现在很多岗位正在逐渐被取代掉,世界正在更加快速地发展中,唯有不停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才能跟上这个时代。

也是这一年的突然暂停,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那就是这个时代还能接受田园牧歌吗?快与慢真的是二元对立的吗?因为时代的关系,总被逼着往前走,否则就是那个被淘汰的人。接受被淘汰,是否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在快中找到自己心里的绿洲,可以随时按下暂停键,也就变成了一个期望,也可能只是单纯的美好期望。

犹记得多年前,问过别人一个问题,读书有什么用。那正是人生最迷茫的时候,一切都无从回答答案,一切都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当时得到的建议是,如果你不知道读书是为了什么,那就放下执念,就把读书当成一件功利的事情来看待,可以涨薪,可以撩妹,可以炫耀。现在再回头来看,读书有什么用,我想我可以回答自己了,那就是读书并没有什么用,只是让自己相比较没读书的时候,多了更多的充实的时光。感谢这一年的暂停,也感谢这美好的岁月,终究不会是完全错付。虽然并不都是读书带来的思考,但也让自己明白了,选择本身也是一种答案。

写到最后,记一个教训。不要总觉得简单就不去做,很多技能是会渐渐遗忘和生疏的,哪怕是最简单的东西,只要不使用就是会被遗忘的。在接下来,自己也该明白,是时候捡起荒废已久的技能来了,不然在荒草丛生的岁月中,很难前行的。

今天也就是2021年1月4号,《海贼王》正式发布了第1000话漫画,所以今天也是幸福的一天,也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在《十三邀》采访罗翔那一期中,提到一个词,消极道德主义,也即道德是自律的,而不是他律的。希望更多人意识到这句话,也希望自己可以做到。愿2020年,能够心想事成吧。也祝愿2020年LOVE&PEAC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