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完美談話的實質是情緒的管理

曾經有位朋友向我抱怨,“明明我就是想讓他多陪我說說話,有錯嗎?爲什麼在他眼裏,我就是無理取鬧呢?”

原來朋友那陣子工作壓力很大,回家時常跟男朋友發牢騷。男朋友就以她不夠正能量,不夠懂事把她奚落了一頓。爲此,兩人大吵一架,冷戰了好久。

實際上在我們日常的對話中,能夠很容易表達的,都是字面的意思,而談話者的情感情緒以及心理變化都是潛在的信息,很容易被表面信息所覆蓋。

男朋友看到的是朋友整日傳遞負能量,沒有看到的是她背後巨大的壓力。兩個人認知上的偏差,讓他們的情緒無法達到共鳴,因此纔會給信息傳遞帶來麻煩。

我們都知道,談話的目的就是爲了傳遞信息。但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的情緒會佔據上風,換位思考和感同身受,是很難做到的。

如何才能讓談話內容做到無偏差傳遞呢?

讀完《高難度談話》這本書,我找到了答案。

《高難度談話》這本書是由道格拉斯•斯通、布魯斯•佩頓、希拉•漢三位共同完成的。

道格拉斯•斯通是美國知名的溝通專家。他曾深入參與1980年美國伊拉克人質衝突談判,結束南非種族隔離談判,並被哥斯達黎加總統奉爲座上賓。

布魯斯•佩頓也是暢銷書《談判力》的作者之一。而希拉•漢則身兼數職,她不僅是哈佛大學的講師,還是諮詢集團的合夥人。並且她所撰寫的關於談話的文章也被刊登在多家知名書刊雜誌上。

閱讀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們瞭解對話的三個層次,分別是:“發生了什麼”的對話,“情緒對話”,以及自我認知的對話。突破談話瓶頸,實現完美溝通。

我們在開篇提到,兩人由於認知不同,造成了理解偏差,從而把問題歸結到了對方的身上,這才造成了,兩個人一個比一個更強硬,從而引發爭吵和冷戰。

首先我們要明白,爭辯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就像書中的冰激凌事件:男主人公只是想提醒女主人公,注意攝入的熱量,女主人公卻認爲他在挖苦自己。而男主人公則認爲女主人公無理取鬧。

在這件事情中,兩人對對方的意圖假設都是錯誤的。他們的結論都是基於對方行爲對自己造成的影響而形成的,他們都認爲自己是受害者,將自己的好意與壞影響放在了一起。就比如我們常說的打一巴掌,再給一個甜棗,實際上無論你如何安撫,打了一巴掌的壞的影響是無法被抵消掉的。

這個時候即便我們嘴上不說,心理也會陷入指責的怪圈,不斷地去批判對方。這樣一來就很難找出真正的矛盾所在了。

這個時候我們真正要做的是“歸責”,也就是要理解對方,凡事向前看。

在歸責的過程中,我們也要注意一下三種誤區:

第一種誤區,應該只關注自己的責任。

第二種誤區,放棄職責是對自己情緒的否定。

第三種誤區,歸責意味着指責受害者。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忽略這些責任,比如在職場上遭到了不公待遇,我們通常會向家人或朋友抱怨,而不是尋找機會與領導傾談;原生家庭帶來的認知偏差,讓兩個人無法做到感同身受……

最重要的是在談話的過程中我們很難避開情緒,一旦存在了想要放棄情緒的想法,可能就會在談話中表露出來,或者是直接爆發。

情緒是隨着思想感知而變化的,所以想要改變他,我們要先改變自己的想法。書中講到了,一個人在潛水的時候遇見了鯊魚,在看到鯊魚的最初,他的心跳加快,這個時候他的情緒是害怕。而當鯊魚遊近了,他看到這是不攻擊人的礁鯊,情緒變得亢奮,因爲他覺得這是一個觀察鯊魚的好時機。

所以在我們談話之前,首先要審視對這件事情的認知,接着瞭解對他人意圖做的假設是否是正確的,最後考慮規則體系,讓自己的談話有目的,做情緒的主人。

除此之外,在談話的過程中,我們也要注意聆聽。只有你專注的聆聽,及時準確的將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才能讓談話順利進行。

我們要始終記得,人都是平等的,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尊重自己和他人。特別是在談話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謹防出現人微言輕的情緒,一旦出現這樣的情緒,則沒有辦法正確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如果能夠避免上面提到的問題,想要實現完美溝通,還要懂得如何將一件事情表達清楚。我們可以遵循以下三大原則:

第一,不要把結論當做真理。

第二,讓對方知道結論是從何而來的。

第三,不要使用“往往”、“從不”,這樣誇大其詞的言論。

這一點與我們日常寫作是相通的。爲什麼有時候自己的文章會被批成是“說教意味太強”?就是因爲我們習慣了把結論當做真理。

我們真正應該做的,是引導對方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讓他們發自內心地認爲你說的是正確的。

只有在發起談話時,注意自己和對方的情緒,用心體會,時刻謹記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避免談話變成吵架。

一個巴掌是拍不響的,所有的爭論和爭吵都是雙方相互的。我們只有投入足夠的耐心和恆心,謹記談話的原則,時刻關注自己和對方的情緒,才能避免事態惡化,才能收穫完美溝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