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新冠疫情病毒查明源頭

在昨天舉行的大連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大連市衛健委副主任趙連表示,初步判定這次大連的本土疫情來源於被新冠病毒污染的進口冷鏈產品,絕大多數病例爲碼頭工人因爲搬運俄羅斯籍貨輪上新冠病毒陽性的散裝貨品導致感染並傳播。此次大連疫情傳播速度快、涉及場景多、傳播力強,共有65個病例與金座商廈有關,1人相關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累計共33例。

基因測序

  是一次新的輸入

  基因組和俄去年11月份流行毒株高度同源

  趙連說,國家、遼寧省、大連市疾控中心對此次疫情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及相關環境、貨物樣本病毒,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分析,病毒基因組與此前大連市以往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比對均不同源,排除本土新冠病毒的持續傳播;此次疫情病毒符合L基因型歐洲家系L2分支L2.1的特徵,結果支持傳播源來自國外,疫情基因組和4條冷鏈產品中的病毒基因組與俄羅斯2020年11月份流行的毒株高度同源,具有較強基因關聯性。且全基因組序列與我國既往已報道的輸入性病例以及國內本土病例不存在基因關聯性,不是國內近幾個月本土疫情的持續傳播;與國際GISAID數據庫、國內各省市本土疫情和境外新冠病毒輸入基因庫相比,未見高度同源的序列,是一次新的輸入。初步判定這次大連的本土疫情來源於被新冠病毒污染的進口冷鏈產品。


  趙連說,本次大連病例高度同源,是一個首發病例導致的局部聚集性疫情。經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和分子流行病學分析,初步判斷此次疫情感染來源爲5名碼頭工人引起的(病例1-5)。根據目前已有的證據進行初步分析,此起疫情中的絕大多數病例爲碼頭工人因爲搬運俄羅斯籍貨輪上新冠病毒陽性的散裝貨品導致感染,後來經病例5的活動,在金座商廈內引發商戶和顧客的感染,並經過感染商戶和顧客引發家庭內傳播。目前,75個病例及感染者已明確感染來源,新增石某一家3口人的感染來源正在追查中。


  趙連表示,這些病例中,其中4例是在冷鏈從業人員每週例行核酸檢測中發現的,1例是新住院患者入院檢測中發現的,1例是參加研究生考試前發現的。之後通過密切接觸者排查、重點地區全員篩查,逐漸發現陽性感染者。


  傳播路徑

  65個病例與一商廈有關

  1人相關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達33例

  趙連表示,此次大連疫情傳播速度快、涉及場景多、傳播力強,共有65個病例與金座商廈有關,1人相關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累計共33例,其中確診病例21例,無症狀感染者12例。


  據介紹,通過所獲得的現場調查證據提示,本次疫情從大連浩涵勞務公司的碼頭工人發病開始,通過一次聚餐和搬家活動,傳播到金潤花園小區,造成一起家庭聚集性疫情;通過另一名碼頭工人傳播到金座商廈,造成商廈內的工作人員和顧客的感染,然後又傳播到這些人的家屬和密切接觸者;通過一次家庭聚會,造成11人的家庭聚集性疫情,又通過這些感染者傳播到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門診,造成包括一名考研學生在內的3人感染。


  趙連說,自2020年12月20日發現首例涉及金座商廈的病例以來,共報告65例(不包括碼頭工人病例5)與金座商廈有關,其中業主11例、顧客9例、密接等其他人員發病45例。病例5在未檢出陽性時,曾於2020年12月11日到過金座商廈二樓衛生間,高度懷疑由此人通過個人活動傳播引發,而此人在首先報告的4例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排查中被發現。


  在金座商廈相關病例中,有1病例金某(病例35)在未發病時參與11人家庭聚會,造成後期其他人全部感染。經過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金某爲金座商廈業主,發病時間爲2020年12月15日,爲其家庭中發病最早的人員,故判定金某爲其家人的感染來源,且其感染來源爲金座商廈。同時家庭中成員通過日常接觸或環境暴露感染,截至2021年1月2日24時,金某相關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累計共33例,其中,確診病例21例,無症狀感染者12例。而金某的相關病例有5人曾於2020年12月17日、18日先後到大連醫科大學附屬二院就診,又造成了3人感染。


  趙連說,從流調中發現,2020年12月15日報告疫情當天,疫情已經在金座商廈快速傳播,並已在家庭聚會、人員聚集中產生社區傳播,陽性感染者陸續被檢出,疫情集中的5個核心區域逐漸顯現出來。從病例5在2020年12月11日引入,到12月21日實行重點區域封閉管控,10天傳播4代出現26例,播散的速度快於“7·22”疫情;碼頭工人到過的金座商廈位於核心商業區,人員數量大,流動性強,導致病毒快速傳播,防控戰線從冷鏈碼頭到社區、商場、學校、醫院,涉及各類人羣,多個場景,情況複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