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最優秀的品質


這幾天,得到的羅胖羅振宇跨年演講很熱,今天聽了一段,其中關於“碳中和”概念引起了我的興趣和思考。

事情是這樣的,中國向世界宣佈要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也就是說,中國製定一個長期目標,到2060年的時候,中國這片國土上,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下降,即使有排放,排出的部分,也會被植樹造林之類的手段消化掉。

到那時候,天一定更藍,水一定更綠,環境一定更宜人,想想真的很令人神往。再想想,四十年真的又有點漫長遙遠,虛無縹緲的有點令人迷茫。

羅胖爲此請教了專家學者,問這個目標是怎麼計算出來的,靠不靠譜。專家說,這個目標是定出來的,不是算出來的。

這個回答出乎羅胖的意料,當然也出乎我們大多數人的意料。但就是這個不太科學嚴謹的回答,突然令人覺得很靠譜,很勵志。

羅胖舉了個令人信服的例子。

今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成功帶回了月球的土壤樣本。令人震驚的是,有人翻出了16年前的一張報紙。結果發現,整個探月計劃,早在2004年就制定了,叫“繞”、“落”、“回”三步走。

羅胖說,假如你回到16年前,看到這個新聞,你怎麼想?16年,好遙遠啊。誰知道這16年裏會發生什麼?還有多少技術需要攻克?充滿了不確定。而且整個計劃也太簡單了吧,就三個字,繞、落、回。感覺就像把大象裝進冰箱裏分三步,打開門,裝進去,關上門。

結果就在此後的16年裏,整個計劃被嚴絲合縫、半點不差地執行並最終完成了。

羅胖感嘆:在中國,你說是算出來的靠譜,還是定出來的靠譜?至少,2020年發生的幾件事都在告訴我們:在中國,先定目標,再拆任務,是一個更靠譜的途徑。

這就是一個戰略決心。先定目標,再拆任務,再看怎麼幹。

其實,這就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文化思想品質。

很小的時候,我們都知道上古時代流傳下來的“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的故事,無不體現着中華民族矢志不移、拼搏奮鬥、百折不撓的精神品質。正是這種優秀品質,使中華文明能夠愈挫愈勇、生生不息,延續至今。

記得在上中學的時候,中國提出了到2000年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目標,那時扳指頭一算,還有二十多年,到時自己也已經過了而立之年了,多麼遙遠渺茫的遠景啊。但到了2000年,我們的生活真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知道了現代化是什麼樣子。

從古到今,超強的韌性和一代代接續奮鬥的傳統,讓中國人一次次戰勝了困難,創造了無數人間奇蹟。

我們有不少人去過敦煌莫高窟,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文化學者餘秋雨曾發出過感嘆:莫高窟可以傲視異邦古蹟的地方,就在於它是一千多年的層層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終活着,血脈暢通、呼吸勻停,這是一種何等壯闊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藝術家前呼後擁向我們走來,每個藝術家又牽連着喧鬧的背景,在這裏舉行着橫跨千年的遊行。

總結的多好,一下子就把一排石窟上升到中華文明的基因上。

所以,不管是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還是2060年的“碳中和”,我們完全可以信心滿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