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記(46):“媽媽,我只要真誠的朋友”

“媽媽,你說人需要朋友嗎?”

媽媽正和陽陽跪在牀邊的毛毯上,趴在牀上一起讀着一本特別有趣的《我們愛科學》。煦兒不知道什麼時候走了進來,突然很認真地問着媽媽。

彼時,窗戶外一大片綠油油的林子正沐浴在如水的月色裏,四周寂靜。

媽媽感到欣喜,又突然有些不知所措。媽媽喜歡和煦兒探討他的每一個疑問,孩子的想法是那樣真誠,純真而有趣。可是媽媽也知道她的每一個答案,以及回答問題時的語氣,表情,會一點點地像油墨一樣浸潤到他潔白的生命底色裏,構成他人生畫卷的一部分。所以頓了一下,思考着該怎樣來回答,能讓這個對一切好奇而又懵懂的8歲男孩有所收穫。

“朋友啊,有時候需要,有時候不需要。”媽媽還在深思中,爸爸就搶着回答了。

媽媽忍不住對爸爸皺了一下眉頭。在這個家裏,不得不承認爸爸比媽媽睿智深刻,只是他的想法過於凌厲。媽媽覺得孩子的世界裏還是要多些美好和溫情,至於殘酷和黑暗那是以後的事情。當那些有溫度的東西一點一點滲透在孩子內心以後,一定會爲他築起抵抗風雨的堅固堡壘。

“我覺得人一定是需要朋友的。你看啊,從遠古時代開始人就一直是羣居動物。時代發展到現在,合作在完成一件事的時候尤爲重要。一個人的一生中至少需要一個特別好的朋友,那樣當你傷心委屈的時候就有人可以傾訴分擔,當你特別快樂的時候有人分享。”

媽媽不覺得自己的回答有多麼高明,僅僅是自己的經驗之談罷了。什麼經驗呢?媽媽似乎從很小很小的時候起,身邊總是有那樣幾個可以無話不談的朋友。在無數個關鍵的人生節點,能給予自己最大安慰的是他們,能讓自己擺脫包袱輕裝上陣的是他們,能忘記傷痛重拾歡樂的是他們……

至於煦兒的最終答案是什麼呢?媽媽想,那要靠煦兒自己在漫長的人生之路上摸爬滾打之後纔會有更深的屬於自己的體悟。

煦兒也沒再就這個問題討論下去,只是在得到答案以後就走開了。

在那之後的一天早上,煦兒跑過來很興奮地和我說了他在班級裏發生的一件趣事。

老師前一天通知班裏的小朋友每人親手做一個手工送給自己最好的朋友當作新年禮物。煦兒手忙腳亂地捯飭了一番後,最終做了一個有電池驅動的可以跑的簡易小車。

媽媽猜想着這個看起來有些“高級”的小車應該會很受歡迎,不知道煦兒會送給誰呢?

記得煦兒說過,有一次課堂上老師讓好朋友之間相互擁抱,他說自己的人緣還挺好,好多小朋友過來抱他。不過他認定的好朋友也就那麼兩三個而已。

第二天,班主任老師讓每位小朋友到講臺上去分享並演示自己的手工作品。

果不其然,煦兒說當他演示完畢的時候,好幾個小朋友想用自己的禮物跟他交換。

“媽媽,我的禮物的確挺誘人的,特別是對那些男生來說。老師還獎勵給了我6張點贊卡呢,那在班裏已經算是多的了。好幾個小朋友舉着手說要和我交換禮物。特別是銘,還偷偷地跑過來讓我把禮物給他,但是我還是決定把那個小車送給我最好的朋友瑞。雖然瑞的禮物也沒什麼特別的,就是在一張紙上畫了幾把槍,其他要跟我換禮物的小朋友的作品好幾個比瑞的要好,但是我跟瑞是真誠的朋友,他們都不是我真誠的朋友,只是看上了我的禮物而已。”

媽媽再一次對眼前這個八歲的男孩子另眼相看了!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到底是魚還是熊掌?爲難了多少成年人呢?

這個小男孩在選擇的時候竟然沒有絲毫猶豫,果斷地站在了情義的一邊,媽媽不得不爲這個男孩子驕傲了!

媽媽想啊,一個重感情講義氣的男孩子雖然並不一定在人生路上取得太多世俗意義上的成功,畢竟能在獨木橋上擠過去的光有情義是不夠的,但是媽媽能確定的是煦兒的人生路一定不會是孤獨而荒蕪的。有情在左,有義在右,一路上定會瀰漫着愛與溫暖的芬芳。

“哦,對了,媽媽,我今天把小車子給瑞的時候那個電線掉了,需要用打火機燒一下,裏面的銅絲露出來之後再纏到齒輪上,車子就可以跑了。我估計瑞是不知道這麼幹的,你趕快發信息跟他媽媽說一下吧。”

煦認真地催促着。

媽媽專注地看着眼前這個滿臉認真的孩子,內心充滿了疑惑和欣喜。

“他什麼時候長大到如此這般體貼了呢?他又是在怎樣的人生節點懂得了朋友需要真誠的呢?”

媽媽用力思索着。

也許是在某個寧靜的夜晚,明亮的燈光下,媽媽和他手中捧着的某本書給了他關於友情的啓發;也許是在某次用餐時,一家人圍在一起邊喫飯邊討論了某個朋友給爸爸媽媽帶來的幫助和溫暖讓他知曉了人是需要好朋友的;還或許是他在自己成長的征途中感受到了有人並肩同行,互訴衷曲原來是那麼美好的事情!

成長,就這樣自然而然沒有痕跡地發生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