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讀了這些書

昨晚讀到的《雨季不再來》中,三毛講述了自己爲讀書而狂的經歷,深感佩服,跟她比起來,我的讀書量真是鳳毛麟角。

但我的確也是個愛書之人,去年在噹噹上買書就花了2000多元,可是屯的書已經遠超過被我翻看過的,甚至有些塑料薄膜還沒拆掉。

此前一直在提醒自己,不要再去挑書買書了,即使有活動優惠又怎樣,618、雙十一、雙十二,活動永遠都會有的,商家永遠都會熱情的敞着懷抱,只要不是會絕版的,不用急着扛回家。雙十一還是沒忍住買了全套的《追憶似水年華》以及世界名著,哎,希望2021年,多讀一些嘛。

上半年系統過了一遍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是搭配楊伯峻老師的《論語》、《孟子》譯註一起來讀的,我還用了各色各樣的記號筆做了標記,等到讀到尾聲,回翻着書頁,全是五顏六色的,像是把少女心悄悄藏在了這經典裏。

散文有蘇童的《活着,不着急》,畢淑敏的《願這世界與你溫暖相擁》,林清玄的《你心柔軟,卻有力量》,三毛的《夢裏花落知多少》,魯迅的《野草》。《追憶似水年華》就是因着讀了蘇童的散文,見他總提起,才起了興趣。

經管類的書,讀完了中信出版社的《創業維艱》,美國商人的書一貫的口水多料少,跟流水賬似的,比如那本《情商》,讀了一半沒滋沒味的,被我壓在辦公桌的最低側,實在是提不起什麼興趣。這本《創業維艱》相比《情商》、《聯盟》,要好一些,跟《從0到1》不相上下吧,反正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翻譯,一個是創業成功的經驗分享,一個是資深CEO的顛簸成長血淚史,不讀也不會損失多少,讀了也不會有什麼大徹大悟。

蘇童的《米》是年初讀的還是19年年底讀的,我還真有點記不起來了。蘇童是我非常喜歡的當代作家,但我更喜歡《黃雀記》裏面的人性刻畫和情感衝突。

小說類還讀了歐亨利的經典短篇小說集,多半結局都是意料之外的,雖是譯本,但明顯感覺的出作者強大的寫作功底和生動的寫作手法。

要說2020年最激動我心的書,當屬《金瓶梅》、《三國演義》,尤其是《金瓶梅》,被譽爲奇書,果真是名不虛傳的。清晰的時間脈絡、前後呼應起來早早埋下的伏筆、人物特寫、人與人之間情感和心靈的衝突、完整龐大的關係網絡,每一點都堪稱完美,絕對是文學史上一個小高峯。我淘到的是香江出版社的足本,喜歡的不得了,走着躺着都想讀,每一回都值得,裏面的詞曲更是美極了。

《三國演義》是我在11月末開始讀的,小時候一直讀不下去,因爲一點世故都不懂,裏面又沒什麼男歡女愛的情感線,自然是不感興趣的。隨着年長,越發覺得要從名著經典開始讀起,小時候的“地基”沒打牢也沒關係,大不了推到重新來一次好了,即使重新建沒那麼快沒那麼高,但只要紮紮實實的,總比在泥房子上面堆瓦片好的。

然後是錢鍾書的《圍城》,前半截有點累贅,後面越讀越精彩,甚至忍不住噗嗤笑出了聲。裏面的思想情感,放在幾十年後的現在看,也是不過時的。我想起在知乎看過的一句話,怎樣判斷一個作品是不是經典作品,就看當把它放到任意一個時代的時候,裏面的人和事都能在現實中得到反射,這就是經典。的確,我覺着這句話還挺經典的,想想也是這麼回事。

年末讀了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的確是一部好作品,值得讀,但結局實在不怎麼討喜。畢竟我們總在說,初戀是沒有結果的,作者硬要懟出個結果來,圓滿嗎?其實愛而不得,在情感上,纔是最好的圓滿吧。

再來就是讀了葉嘉瑩先生的《古詩詞課》,捋順了一遍詩詞發展的脈絡,回顧了許多經典詩詞。說到這裏,感覺我2020年最關鍵的詞,就是回味經典呢。

其他的都是些閒雜書了,比如古龍的《絕代雙驕》、米蘭Lady的《孤城閉》,還有被衆媒體人既羨慕又仇恨的咪蒙的書,都是以最快的速度讀完的,目的是爲了寫新媒體文章,當然,到年底也沒按照這些題材寫出來....

對去年的讀書量不甚滿意,《詩經》讀了一半,《人類羣星閃耀時》讀了兩個章節,希望今年我的讀書計劃可以順利推進,把刷抖音的時間都拿來閱讀,這樣我明年覆盤書單的時候,心情會好受很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