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心智重圍,成爲你想成爲的人?

點擊右上方,關注@庫小七站長,和你一起實現個人成長!

作者:庫小七

你是不是經常找不到目標、學不進東西、做不好工作,渾身上下充斥着一種無力感,認爲自己一事無成。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創始人陳師明說:一個人的心智模式決定了他看問題做事情的角度。心智模式呢,是由家庭、教育、閱歷、人際等隨着時間逐漸積累形成的,是你身體裏“看不見的”實際操控者。想要完成人生的躍遷、我們就需要突破侷限的心智模式,從更深層次由內而外地重構自己。

《心智突圍》這本書,就是圍繞“定位、認知、心境”三個主題,爲我們繪製成長地圖,引導我們突破認知侷限、重構心智的底層邏輯,找到終身成長的密碼,來應對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和未來。

《心智突圍》的作者Windy Liu,曾任世界500強企業測試負責人、是36氪與人民日報《民生週刊》的簽約作者,也是一位探索人生哲學,追求自我成長的理性思考者。

李嘉誠說:“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人生,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

下面,我將通過“人生定位、認知優化、心境調頻”三個主題,來與你共同探討和學習,如何通過心智突圍,由內而外重構自己,成爲自己想成爲的人?

01

人生定位

迷茫,是人生的週期性常態。每過一段時間,它就會爬上你的心頭,讓你焦慮、恐慌、懷疑自己。

2020年底,我所帶的讀書寫作社羣士氣低迷,羣內很多學員都變成了拖延症重度患者,一次學習任務的佈置和收取,幾乎耗盡我的全部心力。加之我自己學習、工作和生活上的其他事情,突然,就在某個寒冷的值班夜晚,我的情緒失控了。我陷入了巨大的委屈和自我否定當中。那一刻,我質疑自己努力帶動他人閱讀和寫作的堅持,是否存在意義?

學員察覺到我的情緒後,開始自責並且紛紛安慰我,讓我在彷徨之時,又重新汲取到了能量,有了繼續整裝出發的勇氣。

朋友對我說:“你堅持的是夢想,追夢的過程就是你存在的意義。”是啊,我的夢想就是通過自身的努力去影響更多的人蔘與到閱讀和寫作當中來,這就是我的人生願景,是我存在的意義。我實現願景的過程,就是創造意義的過程啊。

但是,要實現和創造自己的人生意義,確立一個適合自己的願景目標,其實只是你人生定位當的一個很小的部分,你背後必須得有一套強大的支撐系統才能夠實現,否則那隻會成爲白日夢。

正如《心智突圍》這本書中所講,通過打造一個“自我定位閉環系統”,來給自己的人生定位,合理的定位才能幫助你實現夢想和人生價值。

本書中所提到的“自我定位閉環系統”,是由願景、原則、計劃、執行和反思五部分構成的。

首先來看願景。

你期望自己成爲什麼樣的人,想要過上什麼樣的生活,就是你的願景。有了清晰的願景,你才能很快找到爲之努力的方向,有意識去做那些與願景一致的事情,讓自身的生活充滿意義。但必須明確的是,願景必須是你探索內心後的真正需求,而不是爲了面子所立的擺設。

其次來看原則。

有了願景,就有了明確的目標,有了目標,你就要去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但是在制定行動計劃時,你得知道啥事能做、如何做、爲啥可以做?也就是說,你得有一套行動準則。這個準則就是我們所說的原則,是你思考行動所依據的標準,它能指導你做好取捨,幫助你選擇好正確的行動方向。

而構築原則的,恰恰是你內心的價值觀。價值觀就是我們每個人內心的一套信念拼圖,你認爲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它決定了你會看重什麼、喜歡什麼、放棄什麼。你所做的選擇,就是你基於自己的價值觀,對你人生中可能的選項所做一個優先級排序。

其三來看計劃。

計劃,是爲了實現目標而制定的路徑規劃。你可以用設定合理目標、拆解長遠目標、明確關鍵結構、制定任務計劃這四步來制定一個可行性計劃。

比如,我在2021年設定的目標是減重20斤,我首先會將20斤重量平均分配給12個月份,然後,每個月我只需要減重約一斤七兩左右即可。接下來,我還要選定合理的減重方式,如節食、運動,還是運動加合理膳食?選定後,按照此方案執行即可。這就是我的一個關於減重的可行性計劃。

其四來看執行。

執行說起來很簡單,就是遵照你拆解目標後的具體的計劃清單,按時完成每項任務就好了。當然執行過程中,不能一味按照最初想法一葉障目地矇頭去實行,我們需要邊執行邊修正計劃。

其五來看反思。

在繪製願景、確立原則、制定計劃、執行計劃的時候,我們需要反覆用到反思這個工具,來發現問題和調整方案,從而不斷完善自我、重構認知,真正實現個人的成長,達成自己的願景目標。

02

認知優化

人和人最大的差異,是認知能力上的差異。

所謂認知能力,就是你理解信息、整合信息、解讀信息和運用信息的能力。一個人認知的高度,決定着他未來選擇的質量,而承認自己的無知,也是認知升級的起點。

你也許聽說過,一個人的認知有四種狀態: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

據調查統計,全世界大約有95%的人處於第一種認知狀態中,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反而認爲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

有人問先知:誰是雅典最聰明的人?先知回答,是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聽說後,卻說:“我一定兒也不比別人聰明,我其實什麼都不知道,但有一點,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不知道,而所有其他人都認爲自己知道。”

正因爲不知道,你纔會對事物抱有好奇心,纔會想要探索,纔有可能打破固有經驗和價值觀,打破自身認知侷限與邊界,纔會向蘇格拉底一樣,不斷優化升級認知、開悟後走上大師道路。

如何避免你自己落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自我封閉心智模式呢?

首先,空杯心態。心懷空杯,謙卑地學習他人,不受過去經驗和學識限制,以全新視角看待新環境和新事物,擴大你自己的包容空間,讓你的頭腦永遠處於空闊狀態。

其次,把“極度開放”當作人生原則。認知優化的最大的障礙就是你無法客觀看待自己和他人。新事物、新知識湧現,會本能觸發你內心的防禦機制,產生排斥力量,讓你思維受限。保持開放心態,放下已有的思維框架,拓展新視角,要擁有先去學習、提高認識、理性對待的大格局和高姿態。

最後,時常進行反思和自我糾錯。反思促進成長,這個大家都知道的淺顯道理,在這裏我就不做贅述了。

升級認知除了瞭解自我心智模式外,還要知道通過哪些方法可以提升你的認知。這裏給大家安利一個可以快速構建你的知識體系,並且優化認知的方法,那就是:觸達+鞏固+聯結知識

你在學習、工作中需要不停地觸達、鞏固聯結知識,這樣就可以讓認知在你的大腦裏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學習的本質就是觸達與重複。所謂觸達就是你從一個領域的核心知識出發、向外探索並學習新事物、然後返回並重復整合已經瞭解的片段,再次外出探索然後返回。這個循環反覆的過程就是一個反覆向上的價值累加的過程。

就像你剛開始學習開車時,將啓動、掛擋、踩油門、打方向盤等每個步驟都先了解一遍,然後再將這些步驟進行整合,反覆練習熟練後,這些動作就會變爲你下意識的肌肉記憶,只要你按啓動鍵,它們就會自動進入後續操作流程。經歷一段時間反覆練習後,你還可能邊開車邊聽音樂。

你看這些觸達和重複就是你反覆操作鞏固的結果。而最後你的認知升級,將知識整合內化爲自己的知識體系的過程,也就是你聚沙成塔、刻意練習的結果。

03

心境調頻

真正的高手,都有一個強大的內核,在人生的到道場裏磨練心境、感悟生活,爲自己構建一個不念過去、不懼將來的內心秩序。

人生漫長、誰還沒有踩過幾個坑,遭遇過幾次不公平對待,碰到過幾個人渣呢?遭遇這些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身處逆境和低谷時,抱持的那種自怨自艾、隨波逐流的心態。

人生低谷時刻,擁有正確心態,會爲你自己的未來積蓄能量。《心智突圍》一書中,提到的三種心態,可以幫助我們突破心智侷限,更好成長

第一,當下不雜。

曾國藩說過:未來不迎,當下不雜,既往不戀。意思就是說,在遇到事兒的時候,該幹嘛就幹嘛。

現在社會,失戀、被炒、投資失敗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很多人會十天半個月緩不過來,還可能因此借酒消愁、渾渾噩噩、死氣沉沉、滿身負能量,更有甚至還會變身垃圾人,危害社會。

當下不雜的人,可能需要時間跟自己對話,控制情緒,理性思考,然後做好應對困境的計劃,好好喫飯、好好睡覺、自律生活,這纔是正確的選擇。

第二,事上磨練。

這個世界上,諸事順遂的人少之又少。遇到困惑,你需要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所謂“事上磨”,其實說的就是人在行動過程中,來磨練自己的心智和能力。

孟子也說過,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將每一次困境,當作一次個人成長的機會,你就不會再唉聲嘆氣,滿腹抱怨了。

第三,積極主動。

進入一個新環境,很多人習慣性認爲主動爭取是一件出風頭的事情,擔心其他人批判自己。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認知。積極主動表達觀點,爭取同事領導的幫助,是一個成年人應該具備的心態。高速發展的社會,哪有那麼多美國時間,去耐心等待你十月花開吐芬芳,很多時候,哪怕酒香也怕巷子深呢?你得學會用積極主動和別人搞好關係,讓領導看到你的優勢,展現你的才能。

《心智突圍》一書中提到,幸福感來自內心的井然有序。只要我們每天抱持積極健康的心態,全身心投入到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幸福就會變成一種副產品來到我們的身邊。

認識發現了心智系統裏那些看不見的操縱者後,只要我們給自己設定一個合理的人生定位,定期更迭認知,讓心境處於平和狀態,讓內心井然有序,那麼我們纔會成爲生活真正的掌控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