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二)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了政治上先聲奪人的優勢,而興修水利,推行"屯田制",爲統一中國北方奠定了物質基礎。曹操堅持"薦賢任能,唯纔是舉"的用人方針,多方延攬人才。在軍事上曹操"自作兵書十餘萬言",整理註釋《孫子》十三篇,深得兵法之要。他的一生主要是在征戰中度過的,指揮作戰"因事設奇,譎敵制勝,變化若神"。從39歲至53歲的14年間,他經歷50餘戰,先後消滅了楊奉、韓暹、袁紹、袁術、陶謙、呂布,收降了張繡,征服了烏桓,統一了北方。赤壁兵敗之後,曹操仍以"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精神,戰合肥,逐馬超,據關中,平定河西、隴右諸地,鞏固了北方統一。在文學上,曹操倡導文學新風,創作了許多優秀詩歌和散文,對建安文學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公元189年,董卓帶兵進入洛陽,廢少帝,立獻帝劉協,後又殺太后及少帝,自稱太師,專擅朝政。曹操看不慣董卓的驕橫跋扈,於是逃出了洛陽。到陳留後,號召天下英雄共同討伐董卓。公元190年正月,袁術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紹爲盟主,曹操任代理奮武將軍,參加討董聯軍。2月,被聯軍擊敗的董卓脅迫獻帝遷都長安,自己則焚燬宮室,劫掠人民,致使洛陽方圓二百里荒蕪凋敝無復人煙。而關東聯軍懼怕董卓精銳的涼州軍的戰力,無人敢向關西推進,全都屯兵酸棗(今河南延津北)一帶。曹操認爲董卓倒行逆施,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應乘機與之決戰,於是獨自引軍西進,結果遭遇與董卓大將徐榮交鋒,因雙方兵力懸殊,曹操大敗,士卒死傷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傷,幸好得到堂弟的救護。


回到酸棗,曹操建議諸軍各據要地,再分別向武關(今陝西丹鳳東南)進軍,圍困董卓,關東諸將並不合作。他們名爲討董卓,實際各自心懷鬼胎,意在伺機發展自己的勢力。不久,聯軍之間發生摩擦,相互火拼。聯合軍至此解散。曹操單獨去了揚州,在那裏招兵買馬,養精蓄銳。公元193年,青州黃巾軍大獲發展,連破兗州郡縣,曹操在衆人推舉下出任兗州牧,領兵對抗黃巾軍。曹操“設奇伏,晝夜會戰”,終於將黃巾軍擊敗。曹操將黃巾軍的精銳力量收爲己用,組成軍隊,號青州兵,實力大增。


獻帝劉協自被董卓劫至長安後,一直處於顛沛流離之中。公元195年,獻帝終於回到洛陽。洛陽經董卓之亂,已是一片廢墟。百官沒有地方居住,連糧食也不充裕。這時,駐兵在許城(今河南許昌)的曹操接受了謀士毛玠“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建議,親自到洛陽朝見獻帝。公元196年,漢帝遷都許城,從那時起,許城成了東漢的臨時首都,改名爲許都。從此,曹操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


凡成大功者,須冒大風險,而行動於風險中,對突然來臨的危機,各種意外的情況,需要你在十分之一秒內作出抉擇和反應,改變原來的行動方向,這確實是一件不易的事。在這種形勢下,若能泰然自若,順情變意,從急中生出智來,就可能化險爲夷,轉危爲安。否則,稍有差遲,就會前功盡棄,勝利和成功的希望都將成爲泡影。再縱觀曹操一生用兵、遣將、施術,確實可稱得上是一個機智善變的人物。




被稱爲“治世之能臣”的曹操爲了改變東漢末年混亂的局面,他博覽羣書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尤其喜愛兵書戰策,他廣泛蒐羅並抄錄了諸家兵法,擇其精要,彙輯成冊,題爲《接要》,同時還爲《孫武子》(即《孫子兵法十三篇》)作了注。正因爲其青少年時期的勤奮好學,使其熟讀兵書戰策,深曉用軍之理。所以在以後的征戰生涯中,他“統御海內,兼滅羣雄,其行軍用師,大抵依據孫武、白起的兵法,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策略,變化莫測,每戰必克。“(王敦《魏書-武帝紀》)。他還根據自己的行軍作戰體會,撰寫了《續孫子兵法二卷》,此注經過不斷充實,曾傳於世,但今已失傳了。這些都爲曹操成爲一個偉大的軍事家作了理論上的準備。




曹操少年時就有治世的志向,在登泰山時,曾寫下這樣的詩句:“不戚年往,憂世不治。存亡有命,慮之爲蚩。”(《秋胡行-願登》)。這表明了曹操憂國憂民,想要改變當時混亂格局,安邦治國的雄心大志。爲了登上仕途,實現自己的抱負,他很注重和名士的交往,當時梁國橋玄、南陽何 ,還有王僬,李瓚等大名士就覺得他很不平凡且非常賞識他。橋玄曾讚揚曹操說:“天下將亂,沒有經邦濟世的才能是不能扭轉局面的,能夠安定天下的,看來就是你了。”(陳壽《三國志-武帝紀》),他還鼓勵曹操說:“你要好好努力,我已經老了,願意把妻子兒女託付給你。”由此可見當時一些有識之士都很看重曹操,並把他當作挽救天下危亡的英雄。而曹操後來也不負衆望,成爲三國時期的叱吒風雲第一人,安定了北方,後代又繼而統一全國,完成了其少年壯志,畢生夢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