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北方》: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变异


《遥远的北方》: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变异

自从看了电影《遥远的北方》,就再也没能把它忘掉。冰天雪地的北极圈,食物匮乏,战争不断,人们拼死求活。电影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有些变态恐怖的悲剧故事。

杨紫琼饰演的母亲,从小就命运悲惨。出生就被族人说是不详之人,被抛弃。后来好不容易在别的地方活了下来,还有了丈夫。哪知战争波及到此,丈夫和其他人都被残害,她自己也被侮辱。坚强的她设计将敌人推入悬崖,并捡起唯一幸存的女婴作为自己的女儿,逃向更北的北方生活。

二十年过去了,尽管生存环境残酷,生活很苦,几次差点饿死,但是母女二人相依为命也算过的是平静的日子。一个逃难男子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平静。逼仄的帐篷里,母女俩都喜欢上了男人。男人先和母亲暧昧,后又看上了女儿。

最终,女儿对母亲说她要和男人走,不带母亲,还要带走一半的食物。在那样的环境里,单凭母亲一人无法打猎存活,所以这就是留母亲一人自生自灭。晚上,母亲在像往常一样给女儿梳辫子时,用辫子勒死了女儿。并像割鹿、割狗那样割下了女儿的脸皮。

母亲将女儿的脸皮固定在自己脸上,并穿上女儿的衣服。深夜,外出打猎的男人回来了,他上去和“女儿”亲热。急切的动作中,男人发现“女儿”的皮肤会变皱,忍不住上去摸,当他意识到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惊吓到赤身裸体跑出了帐篷。凄厉的叫喊声回荡在北极淡蓝色的天穹下……

影片到此戛然而止。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故事,电影改编自英国小说家萨拉·曼特兰的短篇小说《真实的北方》,探究了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复杂。

电影的结尾是骇人的,但是母亲的一系列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的。自小就被亲人抛弃,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爱她的丈夫,竟然被残暴的士兵杀害了。在杳无人烟的北极圈里,女儿成为她唯一的精神依靠。严酷的环境和生活的艰难,没有打垮这个坚强的女人,只要有女儿的陪伴,日子就是温暖幸福的。

所以当年轻的女儿被醉人的爱情蛊惑,说要离开母亲时,母亲一定是充满了绝望,生活中唯一的爱被人夺走了,她残存的一点人性也被扼杀了。

在女儿绝情的刺激和对男人的极度渴望中,母亲勒死了女儿,并假装女儿躺在床上获得了一次亲密行为。一个是填饱肚子活着,一个是两性生活,这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里最底层的生理需要的内容。极端的环境迫使人放弃其他需要,只追求最原始、最基本的生理需要。

再说女儿,自小没有见过其他人。当一个会修东西、会打猎的男人出现时,她毫无意外地爱上了他。爱情给了她前所未有的快乐体验,快乐到她可以把相依为命多年的母亲抛弃。男人所说的外面的世界蛊惑着她,自私的本性让她全然不顾背后母亲凌厉的眼神。

她太天真,也太小瞧母亲了。她能活到现在,完全是靠母亲的庇佑和照顾。一个女人单靠自己就杀掉了一队强壮的敌人,为了活下去她有着异于常人的顽强生命力。所以当她知道女儿抛弃了她时,她也没有废话,直接消灭了女儿。谁也不能让她死,女儿也不能。

还有一部非常有名的探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影片,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极端的场景就是大洋上的一艘小船,为了活下去少年派杀掉厨子并吃掉了厨子的尸体。影片中小船里有一只具象化的老虎,它象征着人心底的兽性。

当生理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时,它就出现了,原始、残忍。当少年派获救登上小岛时,这只老虎钻入丛林不见了。

人性是复杂的,平时我最爱看那些展现人性复杂的故事和电影,里面的情节也是震人心魄的,对作者熟稔人性复杂的功力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对极端环境下的人性描写,更是深层次挖掘了人的本性,在我们欣赏作品的同时,也对人类自身有了更深的认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