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變虛僞了?

01

“最近Mandy如何?”

——“還可以比以前好一些了”

“作業來得及嗎?”

——“不太來得及,每天蠻辛苦的”

“你怎麼想?”

——“嗯,挺好,努力適應吧”

“你咋變得那麼虛僞了,在我們這都不說實話,哈哈”

……

Mandy從入學起,就非常的喫力,跟的特別累,零起點的小蝸牛,着實不易。因着自己是個老師,自以爲懂些教育,內心各種的不適應,小孩子上學搞得這麼累?應試,作業那麼多,教育理念不行!會跟x經常自以爲是的“高談闊論”些教育問題……

現在,我說要百分百配合,努力適應,不是虛僞了,而是真的那麼想。

因爲……

02

一些家校溝通中,我們常常說這個家長那個家長不配合,有些女博士啊等高學歷的都自以爲特別懂教育,特有自己的方法,跟老師背道而馳的幹,孩子麼就往往……

我們不小心不就變成這樣的人了嗎?自以爲懂,秦大教授也說了,想要指導自己女兒的小學作文,被老師批評,“秦大教授,您就別添亂了……”

隔行如隔山,往往一個優秀的孩子必定是家校的高度統一,家長做到全力配合,不給孩子和老師添亂。問題沒有嗎?有,但是你能改變嗎?不能,因此,適者生存,從來也沒有完美的制度,完美的教育。

那麼,配合第一。

03

如果說,前面所說的配合是表面服從的開始,那麼看到的一些現象,思考了一些東西,也就真正妥協了。

如之前看到的江蘇一節初中非常優秀的武術課,老師的設計理念完全認同,採用合作探究式的方法,抓住武術技擊核心展開練習,看的時候非常期待……

然而,學生的表現,真的是“不堪入目”,簡單講,因爲缺乏從小的武術基礎,打出來的動作完全沒有“武術感”,所謂的“身體知”;其次,不適合這樣的探究合作形式,幾個人站那比劃,看着也着實有些尷尬。問題在哪?

教師的理念改變了,學生從小養成的學習習慣改變了嗎?行爲方式改變了嗎?練習方式改變了嗎?思考方式改變了嗎?且不說內容的系統化,真要突破,做到決勝課堂,真是要多方面共同來促成。

學生的習慣養成、課堂的形式變革、教師的理念轉變……當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再往大看,教育一定又跟社會跟體質各方面都有關,並非自娛自樂的烏托邦。

今天剛聽到,曾國藩費盡心血打造的江南製造局,在與兩個外國工程師交流時談到了他們的失望,其根本在於——體制!因此,曾國藩這一番理想如同泡影般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他的一病不起,最終溘然長逝……

喊了那麼多年的教育變革,真那麼容易早就變了,不可能一夜成爲芬蘭,再說,我們也不可能是芬蘭。那麼,改變能改變的就行,適者生存。

從另一角度,之前在設計課的時候覺得不夠新穎豐富等,餘老大的一句話印象深刻,日常課中,不免有大量需要反覆操練的課,“在枯燥單一反覆的練習中,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

我們的工作是有趣的嗎?是充滿變化充滿各種……的嗎?no,絕大部分是不斷的重複,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學習也是如此,我們要追求更靈動更豐富多彩的東西,但當現實,大指揮棒無法改變時,重複也是一種磨礪。

04

因此,

我對x的回答是真誠的……

高談闊論什麼教育理想時,還是高度配合老師紮紮實實把作業做完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