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成語小釋

《道德經》只有短短五千言,但文意深奧,包含廣博,可謂字字珠璣。其中,包含着很多成語,更可謂其精髓。

自知之明

出自《道德經》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意爲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都有透徹的瞭解。指了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

和光同塵

出自《道德經》第四章和第五十六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指不露鋒芒,與世無爭的平和處世方法。

知雄守雌

出自《道德經》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爲天下奚。”

意爲棄剛守柔,比喻與人無爭。

多藏厚亡

出自《道德經》第四十四章:“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意爲積聚很多財物而不能賙濟別人,引發怨恨,損失更大。

禍福相依

出自《道德經》第五十八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比喻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

天道好還

出自《道德經》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意爲天可主持公道,善惡終有報應。

知足不辱

出自《道德經》第四十四章:“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意爲懂得滿足,纔不會受到屈辱。

知止不殆

出自《道德經》第四十四章:“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意爲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受到危險。

大巧若拙

出自《道德經》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訥。”王弼注:“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造爲異端;故若拙也。”

意爲真正靈巧的人看起來很簡單,真正聰明的人不顯露自己,顯得笨拙。

被褐懷玉

出自《道德經》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比喻雖是貧寒出身,但有真才實學。

見素抱樸

出自《道德經》第十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表示現其本真,守其純樸,不被外物所牽。

虛懷若谷

出自《道德經》第十五章:“古之善爲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爲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 若樸,曠兮其若谷。”

指胸懷像山谷那樣深而且寬廣,善於接受別人意見和觀點。

大器晚成

出自《道德經》第四十一章:“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指能擔當大事的人要經過長期鍛鍊,成名往往較晚。

知足常樂

出自《道德經》第四十六章:“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