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做對這些事,你也能成爲有錢人

今天的box回報率是200%多,資產翻了兩倍多,現實生活中資產超過100%都特別不容易,身邊有開飯店的朋友,他們深有感觸,每年複覈率25%三年回本,36%兩年回本,這就已經很厲害了,而且沉沒成本還要另外算。

所以,從傳統生意角度出發,二年三年回本是非常難的,而自己將近500天的坄資就達到了兩倍也是絕無僅有的,但它是有正確的邏輯支撐和時間重複驗證下才實現的。

經歷了2016年熊市,2017年牛市,再到2020年的牛市,已經整整5年了,雖然沒有經歷過兩個大週期(大概率是7年時間),但5年時間的風風雨雨溝溝坎坎,從一個新韭菜到一個老韭菜,我終於打通了一個投資邏輯━很多人遇到牛市進場就買買買,根本不學習不研究,這剛好違背了投資邏輯的順序,應該是先學習(從別人的經驗中)然後再投資,這纔是一個成熟投資者的開始之路。

在這條路上有熊市建倉,週期,主動的被動,定投策略……,這一個個正確無比的策略赫然成了一個個路標指明前行的方向,你只要照做就行。

還好,自己跟對了人找對了路,踏上了趨勢的這趟列車,雖然路途還會有風雨磨難,但道路是直的,船頭自然有方向,再過三四年(一個週期),大概率不富都難━哈,典型的皮革馬利翁效應和自證預言效應━我確信我是個有錢人,我就是個有錢人。

既然是個有錢人,那行爲思維就要像個有錢人,這樣才配嘛,那麼,作爲一個預期的富人,要做到什麼呢?注意社交資本。

什麼是社交資本?

你在一個社會,一個社區,一個組織,總是有名聲和地位的,這通常跟那個組織層級是沒有關係的,放眼望去,哪怕在奴隸社會也有德高望重的人,大家都服他,而在貴族羣體中也有大家看不上的人,不願與之爲伍,所以名聲和地位並不是大家認爲的和階級組織相關,它只跟口碑相關。

人和人一生中所擁有的社交資本是有天壤之別的,拿分享經濟的邀請制來說,有的人通過邀請人進入一個收費社羣,但從此那個邀請人就不見了,於是就有了一種被拋棄的感覺,其實大可不必這樣。

你被邀請進了羣,從此開始學習,理論上跟邀請人沒有什麼關係了,因爲從自身來講,不會什麼就學什麼,只要想學不通過邀請人也可以做到,那你爲什麼不甘心呢?因爲他拿了你的佣金嘛,僅此而已。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這個邀請者邀請了別人進來,然後就不管了,你知道他在幹什麼嗎?他在大幅度削減自己的社交成本,因爲這樣最終結果你不會成爲一個有名望的人,人們不會服你,並開始討厭你了,所以社交成本成了負數。

這樣是非常可憐的,他們會因此時時刻刻爲社交成本負數而付出代價,自己卻不自知。

我們經常在生活中看到一些人,愛佔小便宜,請客沒他,佔便宜第一,好像他賺了,其實他的社交成本會因此不斷變大,最後的結果是所有的人都討厭她,於是當一旦有好事發生時,絕對沒有他的份,甚至那好事是什麼,誰也不知道。

所以讀書,健身,投資,幫朋友,陪家人中的幫朋友,就是增加社交成本,攢人品。

可幫朋友是有富餘的人才能做的事,你自己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怎麼可能去幫朋友,但有富餘的時候你就可以幫別人呀,所以確定一點,在社會上成爲一個更好的人,就會特別珍惜一切社交成本,這是一切有錢人應該乾的事,反過來說,正是幫朋友攢人品積好運,也更大概率會成爲有錢人,這不難理解。

大膽的講,如果一個有錢人漠視社交資本,註定會變回窮人的,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失去機會,因爲別人根本看不上他,就算他發現了一個機會,也沒有人理他幫他。

思考:

一個人一定要有社交資本,幫助別人付出是前提,但你得有富餘,而富餘又來自於別人給你提供的機會,告訴你,幫助你,爲什麼告訴你,幫助你,又回到了你先幫了別人。

行動:

資產翻倍纔是開始,回落很快就會來到,這跟自己沒有什麼關係,堅持定投就行了,自己的目標是在下個週期實現財富增長,所以在此期間注意力更應該放在社交資本的積累,攢人品,去幫助更多的人。

比如一個小夥伴在不懂股票基金的情況下就衝入了市場,現在正在虧損中,心態非常不好,這幾天準備對他進行一次心理按摩,雖然投資不在一個賽道上,我也並不想讓他轉換賽道,而投資上道理都是相通的,作爲一個過來人,我有責任和有能力也去幫助別人,不管最後結果如何,去做就行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