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消散在網絡中,我們曾經的情感

今天一個朋友發了圈,又私發了信息,請大家助力關注其視頻號,要達到1000人才可以認證什麼之類的。隨手就加了下,該朋友在做家庭教育等項目,也算一個小小的流量主兒,各方面都挺與時俱進,常年處於各類學習,表達能力極具激情和煽動性。記得大致在半年前,也有幾個相熟的朋友包括這個朋友,讓我們也加了一圈抖音號,這些散落四下的各個渠道都還好嗎,上面的內容就此棄用了嗎?

曾幾何時,信息已經從缺乏轉爲過剩。從博客,微博,QQ空間,微信,再到各種短視頻平臺,移動互聯網時代,自媒體橫行,人人都是低門檻小媒體,這些自媒體像林立的小山頭,密密麻麻,插滿了各種flag,每一個新平臺出來,有傳說,有神話,接着有追隨者,動輒的flag都是百萬流量等。直到下一個平臺出現再轉場。是平臺機會驅動?是神話傳說誘惑?是必要的配置?還是內心的恐慌?還是整個社會的普遍焦慮?不能慢人一步,不能捨棄那些看起來像機會的機會......

設想,如果在一個平臺堅持輸出優質資源,會不會也一樣會被流量拋棄?就像今天我們市面上的餐飲業餐館,通常三兩年就城頭變幻大王旗,換了門臉改了招牌,不是做得不好,可能僅僅是存在週期差不多了,消費主體人羣覺得沒有新鮮感了。那這廂快手,那邊抖音,還有小紅書等,都能開設得過來?就算都有賬號了,又回到那個問題,都能堅持輸出?輸出的前提是輸入,有空輸入嗎?我有困惑,事實上對不少事情都有困惑。

記得2000年左右是在博客大巴寫作記錄,兩三年過後倒了,服務器依然在,想要調取出之前的文章付了不菲的費用,奈何當時沒有備份的意識,於是乎好幾年的記錄就荒廢在了大型電子垃圾場。再到新浪博客,現在倒是還能翻到,當時寫者讀者都認真,也留下了不少記錄;我是一個老派的人,微信也是比較晚一批開始使用的,有所抗拒,QQ空間不是用得好好的嗎?換了陣地,那原來的資料怎麼辦,總有放不下。到目前,也沒使用視頻號,除了自己團隊發佈的內容點贊之外,沒有參與的意願,一份精力無以劃分,主要也是覺得大體也不會錯過什麼。

互聯網平臺有各種算法,把我們嵌住,能智能推送相關資訊,聽說還可以殺熟;我們自己內在也是一個系統,我們也逐步已形成了一套算法,大腦系統應該也是能自動投射我們能力圈認知圈的資訊,只要是你真正關心的資訊,多半是不會錯過的。

用好自己的系統,堅持相對恆定的算法,在信息的潮流中把握自我,實現積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