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禮》:一旦活成奴隸,如何輝煌,最終都難逃一無所有

《穆斯林的葬禮》故事簡單,主線是韓子奇傳奇的一生。除此之外,還有一條暗線,那便是“玉”。

十幾歲的韓子奇因驚詫於玉器的美而失神打碎玉碗,爲償還損失,甘願留下來做學徒。只有他自己知道,打碎玉碗的那一刻,他就成爲了“玉”的奴隸。

易卜拉欣(韓子奇)註定是個癡人,從小是個孤兒,跟着“吐羅耶定”要走遍中國的穆斯林足跡,並要去麥加朝聖。

不對玉着魔,他便要用一生去履行對“神”的崇拜。

玉魔一無所有的結局,無人理會

博雅宅承載了整個故事,也預示了住在這宅子裏的人的命運。

這座四合院原爲前清一位官場失意、被人奉爲"玉魔"的文人所有。

玉魔消極遁世,潛心於讀書品畫,把玩秦磚漢瓦、古董文物,尤其喜愛歷朝歷代的玉器,以“君子比德於玉”自慰。發現珍寶,必以傾囊購得爲快,即使價格太高,財力不及,也要反覆觀賞,盡得其樂纔可作罷。若耳聞誰家藏有美玉,雖素昧平生,也不恥登門,求得一睹爲快。年已耄耋,常常這般癲狂,被人譏爲“玉魔”,老先生聽到,也不惱怒,反以爲榮。

老人去世,他積攢下的所有寶玉都被子孫們揮霍一空,不知所蹤,連“博雅宅”也被賤賣。

玉魔是玉的奴隸,在書中,這是對韓子奇命運的預演。

老人吐羅耶定在韓子奇要留下琢玉詩沒有阻攔,他彷彿已經看完了韓子奇的一生。

韓子奇成就“玉王”名聲,卻依然是玉魔一樣的命運

跟隨師父梁亦清學藝三年,小有成就,本來打算大展宏圖,不曾想師父卻因爲精神耗費過度,在完成最後一件作品“鄭和寶船”時,在最後一刻嘔血而亡。

不得已,韓子奇投身仇人蒲綬昌處,偷學“生意經”。又三年,得償所願。

玉魔去世,對韓子奇是有刺激的,他看到那麼多的美玉被人買走,他心裏有很強的失落感。

他學生意經並非要爲梁家撐起門面,更重要的是他要將玉魔收藏的美玉都仔細欣賞一遍,並要據爲己有。

要完成這個願望,填補自己內心的欲壑,就需要有錢,還需要有更多的手段。他搭上了亨特,搶佔了蒲綬昌所有的生意,賺得盆滿鉢滿。終於,他有資本買下從玉魔處丟失的玉。

爲獲得這些玉,他毫無顧忌的,就像買博雅宅一樣,對方出多少,不還價。

終於在10年之後,他得到了比玉魔還要多的玉,在兒子百天的時候舉辦了“覽玉盛會”,名滿京華,被同行尊稱爲“玉王”。

展示出來的,只是一部分,更好的都沒捨得拿出來。

但時局不穩,爲了保護好這些玉,他遠渡重洋到倫敦,一待就是十年。

又因爲捨不得這些玉,又歷經艱險回到北京。

玉成爲了他的一切,愛情、信仰、家庭都沒有玉來的重要。爲了玉,他失去了愛人,失去了家庭,誘發了女兒的病。之後的三十年,他一直活在痛苦中,以玉爲伴。

但這些玉都不屬於他,一場浩劫,他被抄家,那些人在他眼皮底下,把所有的玉都被洗劫一空。

愛情沒了,女兒沒了,玉也沒了,臨時的時候他無比害怕,因爲他值得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信徒,怕自己進火獄……

怕也沒用,一無所有的韓子奇到了只剩一身恐懼。

通過韓子奇,作者要表達什麼

作者《後記》中寫道,她沒有想過要表達什麼,只是爲了講好一個故事。這是一種託詞,她想要表達的東西很多,這些內心深處的想法卻並不適合爲外人道也。

她想寫虔誠,卻發現穆斯林在國內的處境艱難;

她想寫反抗,但內心的信仰又不允許;

她想寫愛情,但求之不得的愛情也讓人索然無味;

她想寫人性,但有了“信仰”的人性已經不再單純,無從着墨……

韓子奇是個有信仰的人,卻在生活中忽略了自己的信仰;是有追求的人,卻在追求中迷失了自我。他努力、上進、不畏艱難,卻最終活成了一個奴隸。

韓子奇是失敗的,他的失敗是不忠於信仰的失敗,是不忠於愛情的失敗,是過分貪戀玉的失敗……

梁君璧忠於信仰,卻家庭失和,她不失敗嗎?

梁冰玉忠於愛情,卻夫離子散,她不失敗嗎?

所有人都是失敗的,不管你多麼努力,僅此而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