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的這3個層次:科學、藝術、人文與理念、思維、技術

開車去某個單位參加會議,爲了趕時間,不斷轉換線路,這就是“目標不變方法變”,靈活而非固執的表現吧。

在頗爲得意之際,最後一段轉到較窄的道路,很不妙的是堵車了。好不容易藉助空檔穿越過去,才明白目標不僅僅涉及空間,還有時間,更有質量達標等多層含義。

具體的現實目標容易確定,比如每天上班,要緊但不重要事情等等,但是確定心理目標並非易事。

比如說,面對人家說的話,聽到一個故事,能把當事人目的動機和心理狀態,加以快速判斷需要深度思考能力。

那麼,如何把握這個深度思考能力,看看下面這個“三位一體”思維分享。

深度思考分作三個層次,從深到淺依次爲:理念、思維、技術。

理念是最重要的,又隱含在心裏,看不見摸不到。技術是思考的結果,是執行層面,看得見摸得着。橫在二者之間的是思維。

這樣說當然很虛,需要具體化,看看這3個層次思考有何差異。


理念是頂層架構,具體包括“五觀”,可以戲稱爲“五官端正”。

1、世界觀。這個世界部分是確定的,部分是不確定的,這個理念的心理學意義在於,對於發生的事情不要固執,要接受要臣服,而對事情的解釋則是不確定的,尊重不同看法且積極解釋事情,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人生觀。人生困難重重,這是美國心理醫生派克的名言。人生不如意事情十之八九,這是老百姓的話,但要作爲理念認可。堅信人生是受苦的,就會有享不完的福。

3、價值觀。多問問我爲社會爲他人做了什麼,而不是埋怨社會給了我什麼。多爲社會付出是幸福的來源,也是心理健康提升的捷徑。

4、人性觀。人性有善有惡,這是價值判斷;善惡一體,這是智慧覺悟。接受慾望的存在,承認情境對人性的激活作用,用積極人性力量創造生活意義。

5、文化觀。我們離不開社會,社會就是文化的代名詞,文化是水,我們是水中的魚,須臾不可離開。社會情境對於個體影響看不見但很顯然,比如民族主義,比如屁股決定腦袋。


思維是中間層次,具體包括十項,可以戲稱爲“十項全能”。聲明下,這10個思維來自李克富老師總結。

1、問題思維。發現問題背後的問題,不要回答表面問題。

2、矛盾思維。對立統一哲學規律,找出問題維持物加以解決。

3、目的思維。不分析原因,看到內在目的,着眼於解決問題。

4、果因思維。原因是找出來的,先有了結果才推出原因。

5、求異思維。用造成問題的固有思維無法解決問題。

6、時間思維。看到變化。

7、記憶思維。記憶是不可靠的。

8、角度思維。不同觀察方式決定了不同觀察結果。

9、質疑思維。質疑理論假設前提,揭示隱含前提的錯誤。

10、和諧思維。衝突的背後是和諧。

當然,篇幅所限,這些思維只好一帶而過,不去透徹理解就會誤認爲是心靈雞湯。


技術是行動路線,具體包括“N種”,可以戲稱爲“應有盡有”。

理解很簡單,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都是獨立特行的,尊重各自行爲方式。

更加具體說這三個層次,理念是五觀支持下的柔軟,思維是十項支撐下的動機,技術是無數種的行動方式。

用科學、藝術、人文來對照,科學是行動與技術,藝術是動機與思維,人文是柔軟與理念,深度思考就是這些的“三位一體”。

可以說,有趣的生活就是理念基礎上的思維模式展現,這種展現是通過技術層面來實現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